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Private Policy | skin: oblog
SACD
[size=12]編輯[/size]
Super Audio CD的縮寫,是超級音頻光盤系統,是索尼和飛利浦在它們聯合開發的MMCD(單面雙層結構的高密度光碟)基礎上研制推出的新數字音頻格式。它的頻率范圍和動態范圍均優於CD。SACD是一種新型的光盤,它不是CD格式,而類似DVD光盤,播放時需使用SACD專用的播放設備。
[size=18]目錄[/size]
1SACD特點
▪ SACD光盤▪ SACD
2CD與SACD的差距
▪ 技術優勢▪ 與傳統CD的區別
3SACD發展
[size=16]1SACD特點編輯[/size]
SACD光盤
結構大致與DVD相似,播放面有單面和雙面,信息層有單層和雙層。目前市場上的SACD光盤較多采用單面雙層結構,一層是0.6mm基片上儲存16bits傳統CD格式的信號,可與CD兼容,另一層是0.6mm基片高密度的半透明層,儲存SACD格式的信號,再將兩片基片像DVD盤片那樣粘合而成。這種光盤可以在普通CD播放機上播放,也可以在SACD播放機上播放,當然,兩者的音質是有差別的。
SACD
采用了名為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數字流編碼)的新編碼方式,信息儲存量為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達2.8224MHz的采樣頻率(為CD44.1Khz的64倍)把原始的模擬音頻信號量化為1bit的數字音頻信號,當還原為模擬音頻信號重播時,所還原的波型與原先音樂的模擬波型幾乎毫無二致,比CD(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為完整。
因此其聲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頻率范圍內的動態范圍達120dB。
SACD容量與DVD-Audio相同,均為4.7GB。
SACD是取代傳統CD的最具震撼性數碼科技革命產品,由飛利浦公司和新力/索尼公司發明。SACD經由DSD系統錄制,音訊容量比CD大六倍,取樣頻率比CD高64倍。SACD是現代最佳音響制式,音效表現令人耳目一新。其DSD(Direct Stream Digital)作為一種全新的革命性數碼制式和儲存技術,能有效地將母帶所有的數據都容納下來,且保存能力比起現在所有的母帶更長久更穩定。
[size=16]2CD與SACD的差距編輯[/size]
技術優勢
已是二十年前的技術,有著先天的不足,它在像真度上仍未能超越模擬時代的黑膠唱片。傳統CD技術發展了二十年也發展到了極限,仍有很多讓人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因容量的關系需把部分訊號刪除,正如CD只有20kHz,而SACD可達100kHz,雖然人的耳朵不太能聽出這種細微的差別,但SACD因其空間大,的確存在著一種空氣感,給人立體的感覺。從這一點上來說,SACD有著黑膠的味道,給人一種回歸的懷舊色彩。
總的來說,SACD同時融匯了黑膠唱片的容量大與傳統CD體積小的優勢,更能實現多聲道兼容,讓聲響更具空間感、立體感,層次更豐富,保真效果更出色,能最大限度地做到非常接近錄音室的效果。
SACD能把錄音室聲音帶回家
從黑膠進化到CD,再從CD進化到SACD,除了是格式不同外,其錄音與制作上也有180度大改進,由模擬演進成數碼,我們能做到的也比以前多。就算歌手走音也能改成沒走音,這是以前模擬時代所不具備的,結果卻是養了一些不懂唱歌的歌手。而SACD的好處,則是可以做到非常接近錄音室的效果,通過它作為載體,我們可以簡單地把接近於錄音室效果的聲音帶回家。
與傳統CD的區別
SACD
CD
頻寬
20Hz-100KHz
20Hz-22.05KHz
訊噪比
120分貝
96分貝
編碼技術
1比特DSD
16比特PCM
取樣頻率
2.8224MHz
44.1KHz
光盤儲存量
4.7GB
700MB(0.7GB)
聲道數
二聲道或多聲道
二聲道
防盜版能力
極高
易於被盜
[size=16]3SACD發展編輯[/size]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暫時只有少數SACD中心,可以提供這種錄音和母帶制作服務。每一個制作中心的DSD系統都裝有獨特防盜版注碼器,所以SACD可以杜絕翻版,對所有唱片公司和所有的消費者都是一個重要的利益保障。
回放SACD所需的硬件
由於SACD是一個全新的音訊儲存媒體,在與CD同直徑的光盤下儲藏比CD大6倍以上的信息,檢拾訊號時須要用比CD更精密的激光光束,因此要回放SACD必須要使用SACD唱機才能回放出SACD。同時SACD是用DSD這種最新的編碼技術來儲存音訊,所以必須用DSD的譯在碼組件來譯碼才能播放音樂,而一般CD的PCM譯碼是無效的。在一般的CD機或DVD機只能回放混合型SACD光盤中的CD層。
要在家中享受SACD,更換一台SACD唱機是必須的。它能回放所有SACD及CD,功能足可替代現有的CD唱機。唯一考慮的事,是根據你的需要來決定購買一部多聲道SACD機還是兩聲道立體聲SACD唱機。其它的器材無需再添換,而越高質的器材越能發揮出SACD的優點。
SACD受到了眾多硬件與軟件商家的熱捧與追隨
多家生產商如SONY、飛利浦、安橋等,都已經推出包括SACD立體聲及多聲道回放能力的環繞聲入門組合,進一步使大眾更容易享受到這革新數碼科技的成果。同時多家高級發燒音響品牌Krell、Accuphase、dCS、 Musical Fidelity等,都如雨後春筍般推出各自的高級SACD唱機,令SACD猶如百家爭鳴。目前,SACD無論在硬件器材或軟件上都廣受超過80家廠商以上支持,當中包括EMI、Sony環球、BMG、金嗓子、天龍、馬蘭士、先鋒等等跨國名牌。
SACD價格日漸下降至消費者可接受程度
在各大廠商支持下,SACD日漸流行,而SACD的售價也已由最初的高端價格日漸下降,而一些真正高質的發燒級錄音更已經出現同價的情況。在可望的幾年內內,SACD的售價會跟CD十分接近。SACD取代CD的全新數碼科技革新時代將指日可待。
SACD在發燒友中威望甚高
SACD能夠風行,發燒友的推波助瀾是必不可少的。SACD的音色能經起最專業的最挑剔的耳朵的檢驗,追求音色的樂迷能在SACD中獲得最大的滿足。故SACD在發燒友一族中的威望非常高。香港消費者有一個怪現象:就是還沒有SACD硬件的人亦買SACD,他們的本意是打算暫時聽CD層,到日後升級時就可以聽SACD層。
(請注意:目前SACD有多種格式,必需注明“Hybrid”的SACD,才有CD層,可以在普通CD Player播放聆聽,否則只能在SACD機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