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称,“张大侠”与李毅一样,都是新三届人,只不过一个是人民大学78级,一个是西北大学78级。
李毅虽然没有公开道歉,但向曾公开批评他的《新京报》和作者熊志认怂求和,却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在最新一期“李毅看世界”视频中,他表示希望和《新京报》到此为止,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过去算了。
11月24日,《新京报》的评论员熊志发表文章委婉地批评他,题目是《学者发言:“死四千人等于一个没死”,逝者生命岂能这样被归零?》,文章内容中规中矩,没有过激的言论。结果却是招致李毅的破口大骂。这段完整视频网络已经下架,只保留片段内容。
李毅矛头对准《新京报》的一个主要理由,是认为自己的演说内容被“断章取义”了。在他的一篇题为“李毅答《新京报》熊志:无良媒体人断章取义!”的文章中如是说:
李毅向新京报低眉服软,与之前骂《新京报》和熊志时的嚣张判若两人。不过,李毅并没有停止战斗。他不敢招惹《新京报》之后,转而改为撕扯方方,原因是方方近期在微博上对李毅有如下评价:
老编注意到,方方也是新三届人,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的。
网民质疑李毅教授身份
微信公号“老鱼吹牛皮”“玉蝴蝶”等纷纷起底李毅,其人身份和经历扑朔迷离。
网络资料显示,李毅的受教育经历如下:中国西北大学78级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修满研究生学分。美国密苏里大学MU社会学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社会学博士。
[b][color=#3da742]
[/color][/b]
[color=#3da742][color=#333333]李毅还有一系列公开头衔,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旅美社会学家。[/color][/color]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11月23日做出澄清,否认有这个“李”姓研究人员。声明如下:
在此之前,李毅教授多次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教授”的身份出席很多公开活动。
不过声明出炉后,李毅也出示一份“在职证明”影本,内容显示重阳金融研究院曾于2014年6月16日至2017年8月15日聘他担任研究员。
目前无法证实这份“在职证明”之真伪。退一步说,即便李毅曾受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任职研究员,2017年8月15日之后,即三年多前已经不再具备这个身份。
日前流传出来的一段微群聊天记录显示,李毅因被微友质疑其人民大学教授身份,再次对微友大爆粗口。
在网络上,李毅还有诸多身份,如旅美社会学家,福州大学教授、福州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等。
查询福州大学官网,该校并没有设置“台湾研究所”这个机构。
网传:李毅的编制其实在广东某高校,大概是2005年前后进来的。不过该说法依旧未能获得证实。
李毅微博售书被指非法
据微信公号
“玖奌杂货铺”披露,11月25日下午,李毅发出了一则微博,推荐他的“书”:《李毅台湾问题研究文选》合集。
点开这个链接,有会出来一个页面,里面有这本“书”的封面:
但这本“书”的封面,没有出版单位。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所以,李毅推荐的这本“书”,很可能是一本没有出版单位,没有书号,没有发行单位的“书”。
在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几大销售平台上,包括孔夫子旧书网上,均没有搜到《李毅台湾问题研究文集》这本书。
这样看来,《李毅台湾问题研究文集》这本“书”很有可能不是一本合法出版的正规出版物,也因此不能进入正规图书销售渠道。
果然,在打开李毅推荐这本“书”的链接以后,能看到有一个售“书”的信息:
原来,李毅推荐的这本“书”,是由一家数码图文店印制的。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条之规定,李毅的这本“书”,没有署出版单位名称,松山湖莞工数码图文店擅自印刷或复制,就有可能涉嫌违法了。
一本没有书号,没有载明出版单位,由图文店印制出来的“书”,很有可能是一本“非法出版物”。
李毅在微博中以“书”“好书”的名义向大众推荐,然后以工本费的名义对外销售,也有可能已经涉嫌违法了。
当然,李毅此举是否违法,涉嫌非法牟利多少,是否触犯“非法经营罪”,是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接受没收、罚款等处罚,最终还得由有关部门来定。
如果经有关部门查实,李毅在网上卖“书”的行为,的确已经违法,那就搞笑了,一个口口声声大骂正规媒体的学者,竟然干起出销售非法出版物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