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照樣需飽和性訓練,昔日密法修持者,皆遠離塵世,無牽無掛,日日專心致志修練,還覺冥色漸薄,也不知東方之既白,故七日之內,暖意遍身,樂不可支,當無限之欣喜,諸障消於無形,身心常渙散,如煙如雲,飄飄然如存若亡,然癡然,忽身之悸動,如需電至,陽氣潛也,忽心之豁然,如閃電過,性靈開也;忽丹田生異香,知俗物之惡臭,忽熱能行周天,明法界之莊嚴,於是乎,聖心初具自以超凡脫俗,實則有倨傲之態,初之法藏者也,道家稱鬼仙成就。
待三月至一年,下觀身體,處處朗然,中有紅色圓珍珠一顆或呈菩薩佛身一個,(皆根性及修持目的而定),忽大忽小,忽出忽入,最後,於小腹中寂然不動,又從丹田中生丹,佛頂生佛,菩薩身內生菩薩,或由丹田中生人(自我,真我一個,)居於心輪神室,從此一煉下丹,輒神意皆注入心中,心中引動全身氣,脈波湧起伏,又漸至物我兩忘,不時更有電閃,悸動之感,心亦隨之而定,此處道家乃稱人仙成應。知人心,解人意,定我心,為助人濟世計,亦控他心。
又行功以年,其中流遷變化莫計,乃至出現輕功,上舉則身輕若燕,步履則腳下生風,下跳則輕,若棉絮而降,點地則細弱柳枝可乘,又可令水生堅地,此際,心智大增,神異萬方,盡享法藏之樂,生諸法相,多賴,此際,而流漣諸法,畢生不破。
以致招搖過市,濫用法術,誤人誤已,功過相抵,上進不得,無異紅塵,也在此際。
若心懷菩提之志,行合佛門規矩,久之,練功活躍部位必然轉移,下丹田風波不興,中部心輪無樂,無喜,惟眉間輪活躍異常,循真理而無殃,此為天仙至矣,道家稱透關,若夫再透六竅,禪順行逆行自如,又將九竅相連,再將九竅與身內中、小各竅漸進同修,則是藏密瑜伽最上乘功夫,實證之三藐菩提,阿羅漢之身,若初修時發佛心,依大乘佛法,以我身心供養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之身心,更兼廣行善德,方證菩薩十地,登活佛之位,最後獲即身成佛之果。
上面提到飽和訓練,是依於客觀知覺:1.每次練功必自然收功,達到最佳功效。2.每遇想念功的念頭產生,每遇小腹內暖信子活動,發熱發脹,跳動,翕合,則必然隨時練功。
現代社會中,人們奔波於衣食、住行,不可能如古人那樣精進,會失去很練功的機會,故難以獲得究竟成就,但法力非一成不變,只要有大志成就者,必有機會。現在許多成就大的人都在塵世之中,他們所證,也大都經歷過這麼一個過程,所以,只要堅定修法,心懷大志必能成功。
經驗表明,飽和訓練又宜不飽和訓練相結合,例如:早晨時間不夠,可以練上十來分鍾,發心保持並增長此功能,待中午大練,如中午時間也不夠,也宜如此練。黃昏再如此練,直到晚上子時,一練時功效甚高。
飽和訓練又宜於運用疊加效應:第二個周期應以頭一次為基礎效應。
練與養也應當結合,平時可以加一點意念於修練部位,但不可太盛。
以上所述均是對上根之人而言。所謂上根,指身體先天精、氣、神充足,尤其是眉間性光較明亮,閉眼想觀看什麼就能想到什麼形象者,此外,中根,下根之人,難以為此直登大通,須分別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