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1 樓 / bbsang2
- 時間: 2021-1-16 13:14
逸立 寫道:
十
從台灣回來後,李建坤去了雲南盈江,李彌的老家。在當地人的指引下,他敲開李家後人的大門,說明自己的身世,告訴對方,自己回來是想認親。
對方一臉狐疑地看著他說,“不可能,沒有這回事。”對方還有些嘲弄地說,這麼多年,有很多人都冒充說是李彌的孩子。雙方不歡而散。這讓李建坤又開始懷疑,自己難道不是李彌的兒子?母親怎麼可能會騙他呢?
兩個月後,到了中元節,李建坤再次前往台灣。雲南人習慣在中元節的時候,給祖先上墳,時間是在農歷的7月中旬。但這次去,一是給爸爸燒紙錢,二是找爸爸的舊部,核實情況。在此之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工作人員丁淑芬,已經和他有書信往來。幫他找到了爸爸的一個部下,如今已是台灣海軍退役少將的宋炯。
到了台灣,宋炯一見他,就說,“長得太像了!”
“你的媽媽是李彌的小老婆,有孩子,這個事情,李彌將軍生前曾經給我說過。”宋炯說,“當時的時局太亂,李彌將軍只把龍太太帶到了台灣,龍太太是湖北人。”
“湖北人!”這讓李建坤又想到一件事,他工作後,別人給介紹了一個對象,是湖北人,他覺得很滿意,回家告訴母親後,母親堅決反對,說湖北人不好相處。他當時還很奇怪,原來梗在這裡。
真相越來越明確,但李建坤心裡還有一個疙瘩,他問宋炯,“他承認在大陸有老婆孩子,為什麼他所有的回憶文章裡,從來沒有提過這件事?”
對方反問,“如果他暴露了你們的身份,在那個年代,你們會是什麼下場?”
李建坤愣住了,他終於明白,父親的只字不提,母親的守口如瓶,都是害怕給他們帶來殺身之禍。
這次去呢,接待他的丁淑芬女士,還告訴他一件事,前幾年,大陸還有一位女士,說她是李彌的女兒,還在報紙上登報,尋找知情人,這位女士姓安。
李建坤對此並沒有在意。他想,我還沒有證明我爹是我爹呢,那管得了這事。
很好看繼續繼續 -
-
第 22 樓 / 逸立
- 時間: 2021-1-16 13:14十五
安素珍求助於媒體,當了解到台灣人可以看到廈門的報紙後,她設法聯系上了廈門商報,並在記者的幫助下,刊登了尋父啟事。
2009年4月27日,廈門商報的B5版刊登了標題為“一女士自稱國軍李彌女兒”的文章後,台灣的一位金先生聯系她,幫她找到了《李彌自傳》。和李建坤一樣,安素珍也失望地發現,這本自傳裡,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她。
安素珍曾從養母口中得知,她是1948年在山東青島被送給安家撫養的,她把這個細節告訴了廈門商報的記者。後續的報道出來後,濰坊的一個市民宋先生證實說,他老伴的姑媽曾經與李彌的姨太太一起,從濰縣(現濰坊市)撤往青島,當時這位姨太太懷裡抱著一個嬰兒。老伴的姑父黃先生是李彌部的軍需官,追隨李彌多年,後來全家都去了台灣,如今,姑媽、姑父都已經不在世了。
唯一的線索,卻因為當事人已經去世,無從查證。安素珍漸漸放下了尋親的事。她做夢也沒想到,9年後,一封來自台灣的信,讓她已如止水的心再起波瀾。
2018年清明那天,安素珍收到了一封署名丁淑芬的信。丁女士在信中說,她在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下屬單位工作,曾經看到她登報尋父,三年前,她認識了尋找生父李彌的昆明中醫李建坤,“你們可能有血緣關系,可以聯系看看。”
按照丁女士提供的電話號碼,安素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李建坤打去電話,電話很快接通,她問,“喂,是李建坤嗎?”
沒想到,對方沒有回答,反問她,“是大姐吧!”
一句發自肺腑的大姐,讓安素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水。放下電話,安素珍就收拾行李,奔赴雲南昆明。在車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素未謀面的姐姐和弟弟,一眼就認出了對方。這兩個同父同母的姐弟,終於相見,姐姐71歲,弟弟69歲。
歷史對於他們,是殘酷的,也是幸運的。這場黨派之間的戰爭,讓太多的血脈天各一方,或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 -
-
第 23 樓 / 逸立
- 時間: 2021-1-16 13:15十六
姐姐和弟弟一起,慢慢拼湊起了這個家庭的歷史。他們的爸爸李彌出生於1902年,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一生戎馬,打滿了整個抗戰。
在遇到他們的媽媽之前,李彌有過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在老家盈江,後來離婚,育有一女;第二任妻子死於日軍的轟炸,留下一個兒子;第三任妻子名叫龍慧娛,沒有生養孩子,最後陪著他去了台灣。
媽媽比爸爸小26歲,他們在昆明相識。
1947年,安素珍在山東出生。不久後,李彌部隊南調,參加淮海戰役,最終全軍覆沒,李彌化妝成農民,逃往青島。在青島,將女兒送給自己姓安的警衛撫養。安素珍這才知道,她的養父,原來是李彌的警衛。
到了1949年,李建坤出生,李彌奉命回到雲南之際,將妻兒安頓到雲南曲靖。不久後,雲南解放,李彌逃往香港,隨後前往緬甸,聚攏殘部,試圖反攻,並於之後撤往台灣,1973年病逝。“當時兵荒馬亂,他自身難保,不可能帶著你走的。”李建坤寬慰姐姐。姐姐反問,“那爸爸為什麼沒有帶著你和媽媽去台灣呢?”
李建坤了無法得知。亂世之下,即使是萬人之上的將軍,又能怎麼樣呢!李建坤找到媽媽年輕時的照片,送給姐姐。那是姐姐第一次看到媽媽,長長的辮子,和她年輕時一模一樣。
李建坤無從得知的另外一件事情是,為什麼媽媽在世時,從來沒有告訴他,他還有一個姐姐。安素珍為此也有些失落,難道媽媽也忘記她了嗎?
直到他們來到媽媽的墓前,李建坤對著媽媽的墓碑說,“媽媽,我把姐姐找回來了,這個家,終於團聚了。”
看到墓碑上的名字,姐姐說,“你知道媽媽為什麼叫李小香嗎?”
李建坤解釋說,媽媽原名趙雲仙,後來改名李小香。
姐姐滿眼淚水地對李建坤說,“小香,那是我的小名。”
(全文完) -
第 24 樓 / 逸立
- 時間: 2021-1-16 13:16
-
第 25 樓 / 逸立
- 時間: 2021-1-16 13:19Top Comments
孫春龍Pinned
[color=rgba(0, 0, 0, 0.298039)]164[/color]
喜歡戰爭故事,願意為和平事業而努力,可以直接加我微信13991987319。
Hill
[color=rgba(0, 0, 0, 0.298039)]796[/color]
太殘酷太曲折了,我現在才明白美國人那句話的含義---沒有任何一場戰爭值得歌頌
江華
[color=rgba(0, 0, 0, 0.298039)]483[/color]
沒有一場戰爭值得歌頌。警惕歌頌戰爭的種子在大地上飄落。
山林別墅
[color=rgba(0, 0, 0, 0.298039)]469[/color]
謝謝您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曲折起伏的真實故事。不忘歷史,最大的意義是警醒人類。戰爭是對人類、人性的殘忍與破壞,唯有和平、幸福,才應該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老頭
[color=rgba(0, 0, 0, 0.298039)]377[/color]
衷心祝福這對大難不死的姐弟,祝福你們全家平安幸福,李彌將軍是抗日名將,他是中國人的驕傲!
敲木魚的自由人
[color=rgba(0, 0, 0, 0.298039)]363[/color]
遠離戰爭,珍惜和平。所有的戰爭創傷都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
她
[color=rgba(0, 0, 0, 0.298039)]342[/color]
還記得就是因為對李彌打松山戰役的崇敬,兩次踏上松山祭奠抗日陣亡將士,沒想到李彌背後竟有這樣的故事,一聲歎息
大海
[color=rgba(0, 0, 0, 0.298039)]326[/color]
這母子三人一直受到李彌的部下和同學的關照與保護,否則不會活到今日,可見其為人!
觀雲洞主
[color=rgba(0, 0, 0, 0.298039)]312[/color]
遠離戰爭,珍惜和平,這句話是真理!而z這裡鼓吹內戰的人,一說話,便知道是“只知道新聞聯播”的大嬰兒!
李輝
[color=rgba(0, 0, 0, 0.298039)]309[/color]
抗日戰爭不值得歌頌?解放戰爭不值得歌頌?——兩者能相提並論?竟然還有這種腦子……
蔣舉
[color=rgba(0, 0, 0, 0.298039)]309[/color]
通篇看完,一聲長歎。
蔣舉
[color=rgba(0, 0, 0, 0.298039)]164[/color]
我外公的哥哥追隨國軍到台灣,14歲被抓壯丁,2008年86歲去世,一生未娶沒有子嗣,90年代曾回大陸探親兩次。現在外公們都已去世,當時我年齡小不太懂,每想起老人講的葉落不能歸根,覺得這對活著的親人時刻都是一樁未完的心事。
Wendy 李望
[color=rgba(0, 0, 0, 0.298039)]306[/color]
看完只有傷心,我的四個老人(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49年都去了台灣,留下在清華上大學的父母,結果文革中父母(包括我們)受盡了委屈。前幾年去台灣找到了葬在五指山國軍公墓的祖父,才知道他是蔣介石手下幾名上將之一。小時候父親從來不提這些事,只是有時不免露出一點蛛絲馬跡,比如記得他說十幾歲時就開過吉普車,喜歡吃美國進口的一種奶味糖,但只要多問他馬上就閉口不談了。還有因為舅公是國民黨中統局局長,母親文革期間被帶特務帽子關了兩年。唉,往事如煙,無語淚目....
齊越
[color=rgba(0, 0, 0, 0.298039)]306[/color]
解放戰爭歸根結底就是美國出錢出槍、蔣匪出人,殘酷鎮壓中國人民獨立解放的戰爭。李彌作為高級將領,沒有起義投誠,還是鐵杆的蔣匪反動派。從私人事情上說,跟小老婆生孩子逃命又不帶走,歸根結底還是舊社會納妾思想,對妾和庶出子女不那麼重視。其後人找到生父身份,了卻自己心願,那是他們自家的事,有什麼好唏噓的?戰爭怎麼了?解放戰爭是正義之戰,沒有解放,估計大多數人的祖上還在跟地主放牛呢!留言區有的人真是腦子壞了,要麼就是屁股歪了。抗日戰爭不值得歌頌?解放戰爭不值得歌頌?
蔚杉
[color=rgba(0, 0, 0, 0.298039)]282[/color]
看到後來還是流淚了,現實中的曲折離奇真是超過了小說,許多人感慨戰爭的殘酷,而我感慨美國的南北戰爭後,對失敗的南方的寬容,不但沒有打擊一點歧視都沒有,還讓南方將軍的塑像照樣立在那裡,而不是換成勝利者的塑像,這種寬容真是難得!
深度抑郁
[color=rgba(0, 0, 0, 0.298039)]271[/color]
留言評論都挺好,卻有一粒老鼠屎!
良生
[color=rgba(0, 0, 0, 0.298039)]228[/color]
雖然事不關己,卻是淚流滿面看完全文。
小馬歌
[color=rgba(0, 0, 0, 0.298039)]223[/color]
中國人,記憶中背負太多的歷史,現實中承受太多苦難
吳思群 GinS®
[color=rgba(0, 0, 0, 0.298039)]214[/color]
回帖中,左右兩派立現,預表國人民心的分裂。左派認為是解放之戰,為民而戰。中立派認為是黨爭,政權之戰。右派認為是……(我不敢說……)。 拋開戰爭是否正義之爭,就士兵和其親人的個體視角,戰爭是顛沛流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純純的傷害。作者是龍越基金的創始人,核心價值觀,是撫慰戰爭創傷,是反戰。“不怕犧牲”,是句縮略語,展開是:不怕別人犧牲!無論什麼正義主張,發動戰爭,都會造成人員個體蒙受巨大痛苦和不幸。我發誓——除外來入侵,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發動戰爭,我都會傾盡我全部精力時間財富乃至生命,去反戰!
🌈彩虹
[color=rgba(0, 0, 0, 0.298039)]197[/color]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澄河
[color=rgba(0, 0, 0, 0.298039)]197[/color]
一聲歎息,一汪淚下。
項憲平
[color=rgba(0, 0, 0, 0.298039)]177[/color]
我的家族也有這樣的故事,但無從查起
李虹霞
[color=rgba(0, 0, 0, 0.298039)]172[/color]
不知道,我的爺爺什麼時候才能找到。李建坤還是幸運,至少知道父親的名字。而我們卻連我爺爺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姓范飛行員
玉生煙
[color=rgba(0, 0, 0, 0.298039)]172[/color]
我老家衡山也有個類似的故事。曹振鵬,黃埔軍校政治研究班第一期,高等教育班第二期畢業,國共第一次合作時積極開辦農民協會,1927年後堅決站隊國民黨,是當時沙泉鄉頗有影響力的紅人。1949年後,留下姨太太生的襁褓中的兒子,送給一戶窮苦人家。80年代末,台灣放開大陸探親,已經定居美國洛杉磯的曹家派人將這個遺落在民間的小兒子接走了。1994年,修縣志時,回鄉探親的曹家人捐出善款,卻不願在史志上留下曹家更多的痕跡。如今這一切,只能憑鄉族人口耳相傳留下點點印跡,他日還能否被後人記起,不得而知?
天地一沙鷗
[color=rgba(0, 0, 0, 0.298039)]163[/color]
看了半天評論,裡面長篇大論的******有之!毫無人性!以至於覺得,完了,沒救了!看了看其他的評論,又有些信心了。世界的盡頭肯定是和平,民主,富裕,陽光,進步的!那些咬著狗屎,給麻花都不換的無賴,最後也就是個隨風遠去!就這樣吧!
大漠孤煙哈密17699601803
[color=rgba(0, 0, 0, 0.298039)]159[/color]
落淚的故事,好感人,什麼是真,骨肉親情
H.lost
[color=rgba(0, 0, 0, 0.298039)]55[/color]
怎麼又發了一遍
Author
[color=rgba(0, 0, 0, 0.298039)]150[/color]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取消付費了。感謝轉發支持,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故事!
快三慢四(海波)
[color=rgba(0, 0, 0, 0.298039)]145[/color]
最後的李小香,路轉峰回。贊👍🏻
陽光不鏽 歲月不荒
[color=rgba(0, 0, 0, 0.298039)]142[/color]
我認識這個醫生,曾在曲靖南寧東路開了一個“李建坤中醫診所”,專治癌症和各種疑難雜症。沒想到有這麼復雜的經歷。
flyhigh
[color=rgba(0, 0, 0, 0.298039)]141[/color]
原人類遠離戰爭,詛咒戰爭。
金禾老牛
[color=rgba(0, 0, 0, 0.298039)]141[/color]
看得我淚流滿面
知足常樂
[color=rgba(0, 0, 0, 0.298039)]138[/color]
戰爭啊戰爭,它讓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維護和平,反對戰爭!還世界一片淨,還人民一個完整的家。
劉利忠.文-刀
[color=rgba(0, 0, 0, 0.298039)]132[/color]
蕩氣回腸,離奇而又神奇的背後是無盡的思念,祝福兩姐弟健康快樂。
悟鋆
[color=rgba(0, 0, 0, 0.298039)]131[/color]
內戰是一個民族不同信仰的最殘酷的交鋒,是文明人野蠻的表現,戰爭對主導者而言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對於自然人而言是苦難的歷程,戰爭的雙方是一個政治集團和另一個政治集團的最殘酷的爭斗,其實對雙方都是痛苦的。而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亦是某國的某個政治集團的利益所求而發生的。歷史的長河在奔騰,只要地球不毀,總有一天會大同,而這大同一定會以戰爭的形式來實現,到那一天將會有新的戰爭形態出現在世人面前,那就是星際之戰,和平永遠是全人類所向往的訴求,但戰爭亦會一直陪伴著人類直至人類消亡。
源.賀mc
[color=rgba(0, 0, 0, 0.298039)]128[/color]
看得我老淚縱橫
四望賒
[color=rgba(0, 0, 0, 0.298039)]123[/color]
李彌差一點留在大陸了,據沈醉回憶,當年盧漢把在昆明的沈醉,李彌等人扣留了,但李彌的軍隊還駐扎在昆明城外,盧漢希望他們投降,李彌就說你放我出去我就讓他們投降。於是盧漢就放了李彌。結果李彌出去就派兵攻打昆明,失敗後,一路逃到緬甸,成為後來緬甸政府的大麻煩。
淡淡
[color=rgba(0, 0, 0, 0.298039)]122[/color]
時代造就個人的命運,個人造就歷史的內容!
丹妮
[color=rgba(0, 0, 0, 0.298039)]121[/color]
我的外公郝標文與李彌曾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朱培德部,後來一同考取黃埔軍校第四期軍官班,我外公編入校本部第一團三營九連,李彌編入第一團三營五連,他們當時的團長是張治中。1926年畢業後,他們同分配回第三軍,隨後又被派往四川省萬縣楊森團練幹部學校任教官。聽我外公說,李彌當時與楊森的一位姨太太有瓜葛,據說楊森發現後很動怒,我外公在李彌的勸說下,兩人連夜離開四川楊森的部隊,後來,兩人各奔東西。李彌比我外公大4歲,見多識廣,腦子聰明,敢作敢為……今天看了你寫的文章,我想起了原來外公講的關於李彌的故事。謝謝你呈現的關於李彌的故事!
yanzheng
[color=rgba(0, 0, 0, 0.298039)]121[/color]
松山一戰,不是李彌聽從部下的建議,而是聽從美軍顧問的建議。組織了地下爆破,把碉堡炸平了。北海道礦工組成的日軍,非常彪悍。一頓炸藥才解決問題。美陸軍的工兵能力非常強。望作者查閱相關資料,改正。
平林漠漠2⁰21
[color=rgba(0, 0, 0, 0.298039)]117[/color]
看得淚水漣漣。真希望這樣的故事只有這麼一個。願姐弟倆余生幸福。
廣承子
[color=rgba(0, 0, 0, 0.298039)]115[/color]
李彌其人,抗戰有功,解放戰爭有過,中緬邊境有罪!作者的立場有問題,把偉大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的翻身之戰,寫成兩黨之爭,可見作者沒有站在歷史的高度去評價這個事。但是不管怎樣,我還是祝福這兩位查清自己身世的姐弟,祝福她們在祖國的懷抱中幸福的安度晚年。
仝河
[color=rgba(0, 0, 0, 0.298039)]111[/color]
曲折離奇!現實總是比小說更殘酷,更悲慘!當然也可以說更豐富多彩!
醬翁
[color=rgba(0, 0, 0, 0.298039)]104[/color]
評論區有兩個另類,雖說是******卻竟然大放厥詞,與人情不合,與歷史事實有違。李將軍一代抗日人物,可歌可泣!
眥睚屁
[color=rgba(0, 0, 0, 0.298039)]103[/color]
隨著主人公身世的剝繭抽絲,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的殘酷與無奈……
何蜀
[color=rgba(0, 0, 0, 0.298039)]101[/color]
感謝作者采寫了這個真實生動的故事。當我讀到李建坤對電話那頭說出“是大姐嗎”時,我也跟他大姐一樣忍不住熱淚往外湧了。
坐看雲起
[color=rgba(0, 0, 0, 0.298039)]97[/color]
春秋戰國,戰爭不斷,可以歌頌???秦王畢六海一,這個一統之戰可以歌頌,反對這個的六國遺族一方,就是阻止歷史車輪!書同文車同軌,天下大一統自此始! 抗日戰爭是反抗日本侵略戰爭、殖民主義是正義戰爭,可以歌頌。毛主席領導的解放戰爭,解人民於倒懸,繼而抗美援朝立國之戰!中華民族之大幸!!!從此不再受殖民主義侵略威脅,走向繁榮昌盛(雖然過程曲折)。是真真正正值得歌頌的戰爭!!!反對的人,就是逆歷史車輪(雖然不自知)。沒有其他的意思,是非曲直要講清,什麼是老鼠屎要講清楚,蔣家王朝的余孽不能借此悲情故事,否定解放戰爭!文化大革命的錯是另外一回事。
文立道
[color=rgba(0, 0, 0, 0.298039)]96[/color]
讓人心碎的嚃V訪襠煤筧宋薹ㄔ碌鈉嗔梗『蓿蓿蕖
看世界
[color=rgba(0, 0, 0, 0.298039)]87[/color]
戰爭,使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包括高級將領。感慨李彌那幾位部下的義氣。希望人類從歷史中學習,用更智慧的方法解決矛盾,永離戰爭。
張勁帆-悉尼實驗中文學校
[color=rgba(0, 0, 0, 0.298039)]86[/color]
台灣齊邦媛教授的長篇自傳《巨流河》裡寫到她與李彌的女兒李心娥曾是中學同學,一起在戰時陪都重慶讀書,李心娥應該是李彌老家原配生的那個女兒,她對齊邦媛很少提到雲南的家庭生活,後來告訴齊邦媛:母親“不在”了,齊也沒搞清楚,這個“不在”是什麼意思。書裡還寫到多年後齊邦媛得知李心娥出嫁了,居住在國外。
郁力盈科律師
[color=rgba(0, 0, 0, 0.298039)]83[/color]
親情、友情、人情、世道、人性,字字充斥著情與愛,欲望與無奈!這就是滴血人生。感人至深!
古道
[color=rgba(0, 0, 0, 0.298039)]58[/color]
樣子確實很像,不過,為什麼不做個DNA鑒定?李彌不是有明確了的後人嗎。
Author
[color=rgba(0, 0, 0, 0.298039)]77[/color]
親人們都覺得沒必要做鑒定了,覺得這樣會傷害感情。
優柔
[color=rgba(0, 0, 0, 0.298039)]76[/color]
其實對於任何一場戰爭是否應該反對還是應該歌頌,從留言裡已經看出人心所向,良心所向。
Yadong
[color=rgba(0, 0, 0, 0.298039)]71[/color]
媽的,我哭了!
飛鷹
[color=rgba(0, 0, 0, 0.298039)]67[/color]
嘗試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 想看的人不會在乎這點小錢 留篇文章做個試驗也蠻好
光明69
[color=rgba(0, 0, 0, 0.298039)]65[/color]
歷史就是這樣的,歷史裡藏著千千萬萬的故事,悲劇多於戲劇。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只要人類沒有平等,政治就會繼續,就難免給世界帶來流血的政治!
智昊
[color=rgba(0, 0, 0, 0.298039)]64[/color]
和看電影一樣
一諾
[color=rgba(0, 0, 0, 0.298039)]63[/color]
人民解放戰爭推翻反動的蔣家王朝,中華民族才真正在世界上站起來了,這樣的偉大戰爭,被你說成黨派戰爭?可憐!
🦅鷹的重生😋
[color=rgba(0, 0, 0, 0.298039)]62[/color]
李將軍托孤接力,三個部下忠心耿耿,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輝,令今天的我們側目。李先生母子能夠平安活下來是幸運的。
燕然未勒
[color=rgba(0, 0, 0, 0.298039)]61[/color]
這篇故事讓人感慨萬千,和平、戰爭、人生、血脈,逝去的無奈與苟活的幸運,時空的扭轉,造成了無數的生死分離,和平才是永恒的追求。
北京^_^木易楊
[color=rgba(0, 0, 0, 0.298039)]61[/color]
好在最後也還是不圓滿的圓滿
黑犬黑犬
[color=rgba(0, 0, 0, 0.298039)]60[/color]
沒幾天後,李建坤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是一位女士,對方問,“喂,是李建坤嗎?”李建坤也問,“是大姐吧!”這句問候,讓對方在電話裡失聲痛哭。——看到這,也忍不住哭了,一個大老爺們兒。
三肖居
[color=rgba(0, 0, 0, 0.298039)]56[/color]
大潮之下,芸芸眾生很難浮出水面;尋親尋親,如今都成為了過眼雲煙……
靜夜思
[color=rgba(0, 0, 0, 0.298039)]55[/color]
故事令人感慨,歷史不容否定。
自由 自在
[color=rgba(0, 0, 0, 0.298039)]54[/color]
任何戰爭都是非法的,任何戰爭都是不人道的。(本人高中時期就這麼認為,30年過去了,一直沒有改變)。祝福作者!祝福各位當事人!祝福所有愛好和平的人!
維芳
[color=rgba(0, 0, 0, 0.298039)]54[/color]
戰爭留給人類太多的苦難遺憾!所以要和平,不要戰爭!
大有履謙
[color=rgba(0, 0, 0, 0.298039)]54[/color]
中國版《飄》。比原版,精彩!呵呵!
雲在
[color=rgba(0, 0, 0, 0.298039)]53[/color]
戰爭中曲折離奇的故事,李氏姐弟知道父母真相已兩鬢斑白,好在姐弟終於團聚。
何起
[color=rgba(0, 0, 0, 0.298039)]50[/color]
還原歷史的好文,一口氣看完並轉發。
滄海之水
[color=rgba(0, 0, 0, 0.298039)]50[/color]
這是個很曲折離奇的人間悲喜劇故事,看不懂的會唏噓不已,看得懂的也無可奈何,唯有祈禱。
秋翁
[color=rgba(0, 0, 0, 0.298039)]45[/color]
藝術家的筆下花總是殘的美,歷史的車輪碾壓著太多的悲歡離合!改朝換代,樹欲靜而風不止矣。淚濕青衫祈福花殘的歸屬余芳。
twj
[color=rgba(0, 0, 0, 0.298039)]45[/color]
身居高位的大官,平民百姓仰視為一座山。時世變遷,山上落下的石子歸為塵土,隨世漂零。個人迭宕起伏的身世摻和些名人效應,便成了飯後茶余津津樂道的談資。但稍有些類似經歷的感觸就不一樣了,人世滄桑,別一番滋味在心頭。
宇醬
[color=rgba(0, 0, 0, 0.298039)]45[/color]
回玉生煙:你說得這個曹振鵬,我查了下是政訓研究班第一期畢業的,湖南衡山人,字鴻若。並非政治研究班的,其次這個班只是比敘高教班二期。
鐵馬冰河
[color=rgba(0, 0, 0, 0.298039)]44[/color]
看過之後潸然淚下,我為李彌將軍幾位部下的忠貞之義而敬佩,為人性中的那點滴的善良而感慨,內戰對雙方都有傷害,李氏姐弟能團圓就是最好的結局,冥冥之中有天意,冥冥之中有親人的夢在昭示著你繼續追尋,靜下心來,我真誠希望世界和平,也奉勸那些有"武統"思想的人,武容易,統很難,而心靈統一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高形式,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不會成為中國人心中的分離碑,而只會是中國人情感世界的融合區,台灣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高地和文化淨土,為了我們民族文明的傳承,為了我們兄弟不再兵戎相見,為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相擁相抱淚如雨,請不要發動戰爭,給我們留下一個寶島,一個高地,一個民族精神的棲息地,和平統一才是我們民族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宋世琦
[color=rgba(0, 0, 0, 0.298039)]43[/color]
以悲劇開篇,以喜劇收官。文中主人公的悲歡離合,暗合了那個時代的跌宕起伏。任何人,都只能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既定的時代背景裡生存和發展,一切的榮耀和恥辱、所有的貧窮和富貴,都擺脫不了這個社會和這段歷史所設定的窠臼和束縛。既然一切都是命裡注定,那就不妨幹脆坦然面對。做人,既要有擔當,又要有反思,誠如“用心計較般般難,退步思量件件錯”。
願你過得開心
[color=rgba(0, 0, 0, 0.298039)]37[/color]
歲月荏苒,故事很多。你可以描寫敗軍之將的淒慘,也可以歌頌勝者榮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鐵面魔神@҈҉҈҉҈҉周浩翔
[color=rgba(0, 0, 0, 0.298039)]34[/color]
蔣狗孝子賢孫真多 幻想拿被動的片面抗戰翻案?胎兒思維 呵呵
阿茲牛
[color=rgba(0, 0, 0, 0.298039)]33[/color]
我爺爺的弟弟在淮海戰役前,被國民黨拉去壯丁,後淮海戰敗,背著負傷連長,一路背到上海後去了台灣。因為沒有文化,那個被救連長安排給他很多文職工作無法勝任,只能開出租車,那時候在眷村住著,還有政府救濟,在台灣也成婚,找的是從大陸去的河南人。在兩岸三通後,進過多次努力,聯系上了二爺爺,多次通信通電話後才實現了回國探親,那會我爺爺和家裡幾位老人還在,才實現了闊別半個世界的重逢,有這樣家族不多的團聚。只因那會我年紀小,記憶不深刻,也沒有機會記錄口述歷史,只依稀記得生活條件很好,給我父輩一家一個戒指若幹美元,還提議帶我去台灣,最終父母舍不得沒去。隨著家族裡老人離世,與台灣聯系也疏遠。歷史的塵埃,落到家庭上真的是一個個很難逾越的大山。真心希望台灣盡快回歸,讓那段歷史中人們還能夠了去心願。
荷
[color=rgba(0, 0, 0, 0.298039)]31[/color]
贊齊越留言👍
蜀山長雲🍃
[color=rgba(0, 0, 0, 0.298039)]29[/color]
從人性廣義的角度講,任何戰爭都是野蠻的、殘酷的、不人道的,不應該贊頌。但是,像歐洲的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為了民族生存、抵抗外敵侵略進行的自衛戰爭,這樣的戰爭放在任何時候、放在任何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都是正義的戰爭,都是應當歌頌的,歌頌的目的不是主張野蠻和殘忍,而是為了制止戰爭悲劇重演,為了維護人類長久和平。而任何國家的內部戰爭都是政治斗爭的產物,都是不同政治集團之間為了各自的理想、信念、利益而進行的斗爭,不管以什麼名義和理由。對於這樣的戰爭,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就會得出各自不同的解釋,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但歷史從來都是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正如中國人講的一句老話: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只要面對現實,尊重現實就好。遠離戰爭、和平安祥是人類永遠的期望!
看世界
[color=rgba(0, 0, 0, 0.298039)]28[/color]
站在人類的高度,站在未來的角度,任何戰爭都應該避免。自從二次大戰後,國際秩序好了一點,但還遠遠沒有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有的戰爭,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蒙難。從現在起,全世界應該進一步完善規則,完善秩序,避免戰爭,別讓外星人和未來人恥笑我們缺乏智慧。
柿柿如意
[color=rgba(0, 0, 0, 0.298039)]24[/color]
是夠離奇的,可見淮海戰役徹底把蔣軍打垮了。
柿柿如意
[color=rgba(0, 0, 0, 0.298039)]28[/color]
看完此文的離奇故事,就知道評論區會一片唏噓哀嚎的。戰爭要看是不是為了大多數人的解放的,還是為了少數人的剝削的?
孔雀傑傑
[color=rgba(0, 0, 0, 0.298039)]27[/color]
我的老爸曾被國民黨抓去過二次壯丁,一次曾是跳海游回家來的!
江河濤濤
[color=rgba(0, 0, 0, 0.298039)]25[/color]
我父親和我姑媽一九四九年在武漢分別時,父親十七歲,姑媽二十二歲。一九八八年姑媽自台灣回大陸與父親再見時,父親五十六歲、姑媽六十一歲。兩個老人嚎啕大哭……
楊大夫《打開推拿這扇門》作者
[color=rgba(0, 0, 0, 0.298039)]24[/color]
我姥爺是老紅軍,晉察冀軍區一個營長,和狼牙山五壯士是戰友。,抗戰時候殺了日本人,被日軍追好幾天,餓的躺地裡啃青茄子,過後領導去給老百姓結賬,那真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後來部隊南下,姥爺留下養傷,再也沒有去部隊。我本家一個爺爺,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偵查營的偵查員,他親堂弟是日本人鎮長。當時土改(好像是),幾個人要他堂弟分地,堂弟不同意。散會了堂弟去縣裡,內急蹲路邊,正好開會的幾個人路過,不知道草叢裡有人,幾個人說:讓他出地不出,回頭弄死他。堂弟嚇壞了,跑縣城投奔日本人,沒多久縣城廟會,幾個要分地的在廟會上被日本人的狼狗吃了。有個要分地的去廟會,半路驢犯撅,怎麼打也不走,老頭一生氣我不去了,回家。回家聽說幾個去的被狼狗吃了,趕緊跑了,托人給堂弟說好的,最後不了了之。解放後這個堂弟被槍斃,屍體沒人管,縣城派出所長是我們村的,覺得人死為大,把屍體運回去埋了,結果被牽連,開除公職。這個爺爺解放後留下組建當地縣公安局,是第一任局長,wg期間沒少吃苦。村裡還有一個八路軍連長,滿身傷,都是跟日本人拼殺落下的。堂弟把連長家人抓了,讓連長回來寫保證,跟八路軍脫離關系,這個連長wg.也倒霉了。還有兩個八路,跟這個爺爺一起執行任務被抓壯丁修炮樓,被堂弟看見了,抓起來,被日本人法院判了好幾年(日本人這點不錯,知道法律程序)。這倆人wg期間也倒霉了。
XQW ei
[color=rgba(0, 0, 0, 0.298039)]16[/color]
也真的隱隱擔心,萬一DNA鑒定毀掉這個故事
Milk Tea Alliance
[color=rgba(0, 0, 0, 0.298039)]5[/color]
看完這篇文章,頗有同感,我爸爸的舅舅(我稱他為舅公)是黃埔分校畢業生,炮兵科畢業,至1945年抗戰勝利,已官升至國軍中高級將領,還曾和蔣公在南京總統府拍過合影。1948年底在徐蚌會戰中被俘。他的堂兄弟在隨後撤退去了台灣。文革中舅公一直不好過,78歲就去世了,那時改革開放20多年了。
Milk Tea Alliance
[color=rgba(0, 0, 0, 0.298039)]15[/color]
至於評論中有看到幾顆老鼠屎,說啥抗戰和內戰是一致的,還說什麼評論區一片哀嚎。說實話,抗戰能和內戰相提並論?評論區的哀嚎正是對人性的感嘆,對曲折的感同身受。如果一個人連人性的溫暖都沒有,他就只會說這是哀嚎了
黨青林Фёдор
[color=rgba(0, 0, 0, 0.298039)]15[/color]
現實就是這樣魔幻和矛盾,好比如白天和黑夜,兩個對立,卻又都是必要的,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個人在黑夜白天顛倒中受苦受難。
寫字公公
[color=rgba(0, 0, 0, 0.298039)]14[/color]
感謝作者還原了大家不知道的這段歷史!我看了李彌後代的遭遇!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在四十年代中期,曾是國民黨軍統特工,曾槍殺過兩個地下黨的叛徒……文革中,我父親被沈醉揭發出來,被判刑十年。我母親被下放高黎貢山,臨居家的孩子都不跟我們玩……那時我們家哥弟幾個還小,全靠外婆每月11.5元的工資養活,我們到菜市場撿菜葉來煮吃,到餐館去倒顧客吃剩的殘湯剩飯……外婆告訴我:“下一世變狗都要變來城裡,骨頭可以多啃幾根!”……如今,我們國家日新月異地變化著,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好了!每天可以在昆明翠湖公園牽狗散步……但外婆說過的話讓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踏雪登峰
[color=rgba(0, 0, 0, 0.298039)]14[/color]
兩位都是老人了,不管他們是誰的兒女,希望他們健康長壽! 他們是無辜的,是歷史的原因造成不完整的童年,他們一個是治病救人的醫生,一個是普通工作者,他們對國家對中華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他們的父親在抗日戰爭中對民族有功,後來的解放戰爭和緬甸的所做所為對民族有過,這些事情要分清楚,他爹是他爹的功過是非,他姐弟倆是他倆,,要兩分論!
天高雲淡
[color=rgba(0, 0, 0, 0.298039)]13[/color]
這麼個故事跳出了多少蔣該死的孝子賢孫,國民黨的殘渣余孽!他是反攻大陸失敗了,要是成功了,多少老百姓要掉腦袋?多少家人妻離子散!光在台灣蔣雜種就殺害了多少共產黨人,你們怎麼不流淚了?你們有些人就配到美國去見新冠,沒有良心!誰是老鼠屎?很清楚了!
再見魯西西
[color=rgba(0, 0, 0, 0.298039)]13[/color]
我太爺也是個國民黨軍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對國家都作出了很大貢獻,因為安全問題爺爺他們從小就送到北京親戚家長大,解放前國民黨包機去台灣,兩家一架飛機,但是太爺家從老到小都躲在德國人醫院裡沒有去,解放後奶奶家定的規矩,不許當兵,不許從政,在單位不許多話不許出頭爭先進,家裡的孩子除趕上文革沒辦法上學的全去念了大學,小時候聽姑姑她們說家裡的故事也像大宅門一樣曲折坎坷,誰家沒點故事呢。
老靳
[color=rgba(0, 0, 0, 0.298039)]12[/color]
齊邦媛先生在《巨流河》中有一段李彌將軍女兒李欣娥的記述:抗戰期間,李彌駐防重慶。李欣娥曾在沙坪壩南開中學短暫住讀,和齊邦媛是同班同學。周末同學都回家的時候,李欣娥無處可去,齊邦媛就帶她回家,得到齊媽媽的熱心照顧。隨著李彌部隊換防,李欣娥隨同轉學。分手的時候,李欣娥把一支翡翠鐲子送給齊邦媛,說是媽媽留下來的東西。多年後,李彌從緬北撤退台灣。齊先生的父親,國民黨大立委齊世英先生把這支鐲子轉交回了李彌將軍。李彌驚詫不矣,謂之乃先妻遺物。寧為治世狗,不為亂世人。人在亂世,生如草芥。
老鷹
[color=rgba(0, 0, 0, 0.298039)]11[/color]
文章故事曲折,情節動人。李建坤姐弟大團圓讓人淚目。好文章!留言裡有的人就是老鼠屎。借此文否定解放戰爭正義性,是腦袋被驢踢了!解放戰爭是內戰,是國民黨發動的!是蔣介石為了獨裁而強加給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對李彌歷史上的功過不作評論,已有定論。但他對妾及妾出的子女始亂終棄造成她們一生痛苦,就應當被後世譴責!李建坤先生居然還糊塗到去認這個爹!他和他母親一生的痛苦都是李彌造成的!李彌對李建坤母子如果還有一點情義,公開材料裡不敢提及,死前還不能和在台灣的家人交代嗎?!醒醒吧,這個爹不值得認!
-
第 26 樓 / 老伙計
- 時間: 2021-1-16 15:54
-
第 27 樓 / snowthor
- 時間: 2021-1-16 21:31
-
第 28 樓 / 平行空間
- 時間: 2021-1-16 21:46
-
第 29 樓 / 喋喋不休
- 時間: 2021-1-16 21:56
-
第 30 樓 / 四季豆
- 時間: 2021-1-17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