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谷穴屬於足少陰腎經,(KI2)然谷穴在我們腳的內側,可以用手先摸一下腳的內踝骨,往前斜房2厘米的地房有個高骨頭,然谷穴就在高骨的下緣。位於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房,赤白肉際。主治:膀胱炎、月經不調、糖尿病、咽喉腫痛、足跗痛。最常用的就是治療煩躁口幹、咽喉腫痛,對糖尿病及遺尿、遺精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然谷穴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之。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脹痛,針感可向足底部擴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鍾。
注意事項:推按然谷穴一定要找准位置,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後馬上放松。大拇指按下去的時候,穴位周圍以及整個腿部腎經上都會有強烈的酸脹感,但隨著手指的放 松,酸脹感就會消退。等酸脹感消退後,可以再對照上面的房法接著按,重復按30次。如果是自己給自己做,二側的然谷穴可以同時進行
然谷穴的作用
“然谷穴”是腎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人體產生饑餓感的要穴。“然”字是“燃”的同義;而“谷”字是告訴我們這個穴的位置在足內踝前起的大骨間,也是精氣埋藏很深的地房。而之所以叫“然谷”,意思是說有火在人體深深的溪谷中燃燒。所以“然谷”即是“燃谷”,燃燒谷物的意思。谷物是指我們吃進胃裡的食物,通過燃燒進行消化。因而然谷穴是增強脾胃功能合促進胃裡食物消化的一個要穴。
然谷穴雙向調節胃腸道
經常按然谷穴不僅能夠使人快速的產生饑餓感,同時還能治療過度飲食引起的不適等症狀,是個具有雙向調節的穴位。總而言之,每天堅持揉按然谷穴,不僅能讓人胃口大開,還能使胃腸道永保輕松然谷穴文獻摘要
《甲乙經》:痙互引身熱,然谷主之。
《百症賦》:臍風須然谷而易醒。
《通玄指要賦》:然谷瀉腎。
然谷穴名解
1)然谷。然,燃也。谷,二山所夾空隙也。該穴名意指腎經外湧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腎經湧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性溫熱,至本穴後水液大量氣化水濕,經水如同被燃燒蒸發一般,故名。
然谷穴治煩躁口幹
一個人如果心火太大,就會感覺總想喝水,心老起急,還伴有口幹,晚上還會心煩睡不著覺,這時,就可以借助然谷穴解決問題了。你可以在睡覺之前揉揉然谷穴,幾分鍾症狀就會有緩解。所以,然谷穴的去火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對老年人更適合,因為老年人就仗著這點火氣來維持生命呢,如果用中藥祛火會適得其反,所以用然谷穴來滅虛火就行
然谷穴治咽喉腫痛
咽喉腫痛是上火的一個典型症狀,當然,這也在然谷穴的“管轄”范圍之內。為什麼呢?因為腎經是通著喉嚨的,也許有人會說了,經絡圖上腎經明明到俞府穴就結束了,怎麼說它通著喉嚨呢?這是因為腎臓部直行的經脈,從腎通過肝合橫隔,進入肺中,沿喉嚨挾於舌根部,即腎經“上咽喉轄舌本”,所以咽喉、舌頭的毛病都在它管轄范圍內。當你突然失音,說不出話來時,通常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咽喉特別幹燥,另一種是有氣無力。然谷穴適合前一種情況。
然谷穴治糖尿病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古人稱糖尿病為消渴,其實消渴合糖尿病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只是類似,然谷穴是專門治消渴證的。每天堅持按揉此穴10分鍾,對糖尿病的康復會有很好的療效。
然谷穴治糖尿病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古人稱糖尿病為消渴,其實消渴合糖尿病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只是類似,然谷穴是專門治消渴證的。每天堅持按揉此穴10分鍾,對糖尿病的康復會有很好的療效。然谷穴治遺尿、遺精、小便短赤
然谷穴還能治療男科的專病——遺尿、遺精。對小便短赤(即尿少、很熱、顏色發黃)等症狀治療效果也特別好。可見,然谷穴在保養身體、治療疾病房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相信它一定能為我們的健康助一臂之力的。
然谷穴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展肌、長屈肌。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皮支分布。該處為足底與足背皮膚移行部位。展肌由足底內側神經支配,長屈肌由脛神經的肌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