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28岁女硕士投了8000份简历都没找到工作
面试机会,此刻这位女硕士的眼泪浇透了整整一代人的“学历信仰”。
学历贬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这一代的年轻人又如何“破局”?
镜头前,28岁的文科女硕士带着哭声划过满桌证书,国家奖学金、科研设计奖、各种技能证书,每一张烫金封皮都在无声控诉这个魔幻现实:学历通胀时代,努力是最廉价的自我感动,寒窗苦读二十载,换来的竟是连就业市场入场券都算不上的"无效努力"。
这位来自浙江的一位28岁女子正在哭诉着她求职的经历,她投出8000份简却历石沉大海,连一个面试通知都没有的遭遇,撕开了当代年轻人最痛的伤疤: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现在的一张张证书比不上别人的一年的工作经验。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突破130万,是十年前的2.3倍,有公司的发言非常刺骨:现在这个时代收简历像收传单,但是能写活动策划的比熊猫还稀罕,杭州某互联网公司HR吐槽说:别看现在动不动就硕士博士,实际上还没有一个有实习经验的本科生好用。
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的断裂带早就已经和万丈悬崖一样深,那些在图书馆通宵写论文的夜晚,在实验室反复修改数据的煎熬,在大学校园里被导师称赞的"学术潜力",在招聘软件弹出"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的瞬间,统统沦为职场丛林法则里的笑柄。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28岁的文科女硕士在镜头前崩溃的落泪,她手握国家奖学金证书,却在招聘市场的天平上轻如草芥,她进行了上千次简历投递换不来一次学历贬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这一代的年轻人又如何“破局”?
镜头前,28岁的文科女硕士带着哭声划过满桌证书,国家奖学金、科研设计奖、各种技能证书,每一张烫金封皮都在无声控诉这个魔幻现实:学历通胀时代,努力是最廉价的自我感动,寒窗苦读二十载,换来的竟是连就业市场入场券都算不上的"无效努力"。
这位来自浙江的一位28岁女子正在哭诉着她求职的经历,她投出8000份简却历石沉大海,连一个面试通知都没有的遭遇,撕开了当代年轻人最痛的伤疤: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现在的一张张证书比不上别人的一年的工作经验。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突破130万,是十年前的2.3倍,有公司的发言非常刺骨:现在这个时代收简历像收传单,但是能写活动策划的比熊猫还稀罕,杭州某互联网公司HR吐槽说:别看现在动不动就硕士博士,实际上还没有一个有实习经验的本科生好用。
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的断裂带早就已经和万丈悬崖一样深,那些在图书馆通宵写论文的夜晚,在实验室反复修改数据的煎熬,在大学校园里被导师称赞的"学术潜力",在招聘软件弹出"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的瞬间,统统沦为职场丛林法则里的笑柄。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