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長女綜合征":當年輕人開始為痛苦命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文|殷盛琳 姚汶含

編輯|王珊瑚


小懶 27歲

症狀:不喜歡虧欠人情

我的家庭情況比較復雜。弟弟的母親是我的後媽媽,他在廣東出生,爸爸打工的地方。弟弟一歲多的時候,爸爸再次離婚,之後就把他送回了老家。我和弟弟算是奶奶帶大的,留守加單親的狀態。

我們住在廣西的山村裡,兩廣地區家族聯系比較緊密,在老家房子都是連在一起的。叔叔、姑姑家都很近。作為長女,小時候我不僅要看著弟弟,也要一起看著親戚家小孩。弟妹那時候年紀小,都比較愛鬧,吵著要去找爸爸媽媽,不愛吃飯,我就得一直喂,直到每個人吃飽。

大人們工作比較忙,奶奶也要經常去菜地,家裡許多事情需要我來做,即使我也還是個孩子。小時候我不理解為什麼我得承受這些,也鬧過,但沒什麼話語權,他們要麼拿出家長的威嚴,要麼就是要我聽話,希望我能給弟妹做榜樣。

弟弟沒來之前,我覺得我還是一個挺自由自在的小孩,雖然家庭條件沒人家好,但奶奶還是關心我的。後來這份偏愛也被分走了。每次我們倆有矛盾,奶奶都會讓我讓著他,說我弟以後也是我的“娘家人”,讓我對他好一點。


我對弟弟既愛又恨,他是我除了奶奶之外,最親近的人,但彼此靠近了又會很受傷害。他青春期很叛逆,害我三天兩頭被老師叫去學校說一通。家裡也默認管教他是我的責任,出了事情要我解決,弟弟的電話也只會打給我。

我有時候會羨慕他。那些責任和壓力不會落在他身上,他想要什麼,就直接說,從來沒有愧疚感。我很少主動向家裡人提要求,不想讓他們為難。

中學的時候,我到縣城讀,寄宿,每周最難堪的時刻就是伸手跟奶奶要住校錢,那也是她的退休金。奶奶會告訴我,這個錢不是你爸爸給你的,是我出的,以後要還給我。


我很害怕周日。長大後才意識到那種恐懼的背後是卑微:覺得我活在這個世界上,一生下來就是欠債的,父母原本要承擔的責任都成了我要負擔的恩情,這跟我自己養自己長大有什麼區別呢?

高中畢業後,我就沒再念書了,想早點獨立出來賺錢,內心的負擔也能少一點。我在縣城的影樓做攝影助理,後來去了市裡。從十幾歲起,我一直在外面,自己管自己。在外面我基本不怎麼和家裡聯系,也不知道打電話該打給誰。

和同齡人比起來,我心理上要滄桑很多。我沒辦法像朋友們一樣毫無負擔地玩。我的主旋律是為自己攢錢,為自己鋪後路。我總是走一步想四步,思慮過重。沒有人為我兜底,我也承擔不起走錯路的風險。

我需要安全感,做事蠻畏縮。有時候工作中有調去外面學習的機會,我也不願意,不喜歡變動,只想做安全型選擇。

過早地承擔家庭責任,成為大人,對我的影響是很深的。我在外面把錢看得比較重,我自己的錢會緊緊攥在手裡。和人家會分得很清楚,吃飯AA。我討厭模糊,喜歡互不相欠的感覺,這樣都沒有負擔。我也很不喜歡麻煩人家。

在親密關系裡也差不多。我心思重,沒辦法很放松地享受戀愛的過程,比較在意結果,但同時又恐懼婚姻。我沒有信心經營好一個家庭。做小孩好辛苦,萬一我沒有辦法托舉我的小孩怎麼辦?我辛苦又心酸地長大了,不想他們也經受這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