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辍学后贩毒!揭青少年药物滥用黑色产业链
大学生、外卖小哥
为何纷纷沦为“药贩子”?
而“一次吞服36片右美沙芬”的背后
又隐藏着怎样的
药物滥用危机?
19岁大学生和神秘“OD圈”
因上大学时人际关系不佳,张微的生活长期压抑而患有抑郁症,通过朋友介绍,他第一次接触了药物滥用。
在翻墙浏览外网社交平台的过程中,张微逐渐了解了“OD圈”(药物滥用圈),并开始尝试在药店购买右美沙芬、盐酸美金刚等药物并过量服用,从中获取致幻的副作用。
幻觉给他带来了一时的兴奋和欢愉,却也带来了难以戒除的瘾癖。强烈的心瘾让张微滥用的药量逐渐加大。正常用于治疗时,一次用量1至2片的右美沙芬,张微最多的时候一次吃下36片,滥用药物导致他出现了面部瘫痪、视物变形、无法行走等症状,还因此多次被送到医院紧急洗胃。
巨大的嗑药量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牟利用于继续购买药物,张微开始在外网平台上发布广告、建立“OD”交流群,吸引客户从而倒卖各类药品赚取差价,其中就包括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
“你在不在宿舍?有事找你。”2023年5月,辅导员给张微发来一条微信。看到跟着辅导员一起来宿舍的警察,张微知道事情还是败露了。
一个跑腿订单带来的“启发”
“我要报警,我好像买到了违禁药品。”2023年4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接到市民举报,称其在外网平台上看到广告“让人飘到半空的神药有售”,出于好奇,与卖家沟通后购买了“神药”,收到快递后发现是思诺思。
在查阅资料确定思诺思为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非法贩卖可能涉毒后,该市民选择报警。公安机关对上交的快递进行取样鉴定后,确认该药品片剂均检出唑吡坦成分,随即立案侦查。
经调查资金流向、快递寄收等信息以及嫌疑人的供述指认,公安机关梳理研判出多名犯罪嫌疑人。
2023年4月18日,贩卖该药品的林栋于江西被抓获到案。2008年出生的林栋,从2022年起就辍学在家。根据林栋的供述,其上下线孟雷、张微等人陆续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地被抓获。2023年8月2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将该案移送至梁溪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梳理在案线索后发现,孟雷单独或伙同他人谎称失眠,前往多家医院开具思诺思,并通过自行送货、快递邮寄的方式向多人贩卖思诺思。下家林栋则通过国内社交平台从孟雷处取得货源,又通过外网社交软件联系张微等人加价出售。在该链条中,下家均采取货不经手,直接由上家孟雷负责快递邮寄给下家的方式,层层加价转卖以进行牟利。
“我是从一个跑腿订单开始接触这些事的。”孟雷告诉检察官。
刚毕业不久的孟雷是个外卖小哥。一天,他接了个去医院帮忙配几盒思诺思的跑腿订单。孟雷用对方提供的诊断证明配到了药物,这一单让他获取了100元小费。
不久,孟雷又接到了该客户的跑腿订单,这一次对方说诊断证明丢失了,希望孟雷能直接谎称失眠,从医生处获取诊断证明后为其开一盒思诺思,孟雷照办后再次获得了100元小费。
这两次经历让孟雷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他上网搜索后知道了思诺思为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只有经过医生诊断并开具了处方后才能在医院进行购买,而且该药品配药的时间和剂量都有着严格规定,以防止药物滥用成瘾。
孟雷猜到,让他跑腿配药的客户很可能已经对思诺思滥用成瘾,所以用药量才异常大,而客户自己的身份在该医院配药的剂量已经超过了规定限制,医生不会再为其开具处方,所以客户才需要孟雷谎称自己失眠,获取虚假诊断证明后配药。
孟雷还发现,有着药物滥用习惯的人不少,对思诺思需求量大。但正常途径可获取的思诺思的药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人便经常在各大社交平台以圈内黑话发帖,高价求购该药品。只需要配到药再转卖就能从中获取四五倍收益!
尽管孟雷知道思诺思是具有成瘾性的管制药品,但高额利润仍然让其决定铤而走险。觉得自己一个人可配的药量太少,孟雷找了其他外卖小哥一起干。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15岁辍学少年、在校为何纷纷沦为“药贩子”?
而“一次吞服36片右美沙芬”的背后
又隐藏着怎样的
药物滥用危机?
19岁大学生和神秘“OD圈”
因上大学时人际关系不佳,张微的生活长期压抑而患有抑郁症,通过朋友介绍,他第一次接触了药物滥用。
在翻墙浏览外网社交平台的过程中,张微逐渐了解了“OD圈”(药物滥用圈),并开始尝试在药店购买右美沙芬、盐酸美金刚等药物并过量服用,从中获取致幻的副作用。
幻觉给他带来了一时的兴奋和欢愉,却也带来了难以戒除的瘾癖。强烈的心瘾让张微滥用的药量逐渐加大。正常用于治疗时,一次用量1至2片的右美沙芬,张微最多的时候一次吃下36片,滥用药物导致他出现了面部瘫痪、视物变形、无法行走等症状,还因此多次被送到医院紧急洗胃。
巨大的嗑药量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牟利用于继续购买药物,张微开始在外网平台上发布广告、建立“OD”交流群,吸引客户从而倒卖各类药品赚取差价,其中就包括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
“你在不在宿舍?有事找你。”2023年5月,辅导员给张微发来一条微信。看到跟着辅导员一起来宿舍的警察,张微知道事情还是败露了。
一个跑腿订单带来的“启发”
“我要报警,我好像买到了违禁药品。”2023年4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接到市民举报,称其在外网平台上看到广告“让人飘到半空的神药有售”,出于好奇,与卖家沟通后购买了“神药”,收到快递后发现是思诺思。
在查阅资料确定思诺思为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非法贩卖可能涉毒后,该市民选择报警。公安机关对上交的快递进行取样鉴定后,确认该药品片剂均检出唑吡坦成分,随即立案侦查。
经调查资金流向、快递寄收等信息以及嫌疑人的供述指认,公安机关梳理研判出多名犯罪嫌疑人。
2023年4月18日,贩卖该药品的林栋于江西被抓获到案。2008年出生的林栋,从2022年起就辍学在家。根据林栋的供述,其上下线孟雷、张微等人陆续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地被抓获。2023年8月2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将该案移送至梁溪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梳理在案线索后发现,孟雷单独或伙同他人谎称失眠,前往多家医院开具思诺思,并通过自行送货、快递邮寄的方式向多人贩卖思诺思。下家林栋则通过国内社交平台从孟雷处取得货源,又通过外网社交软件联系张微等人加价出售。在该链条中,下家均采取货不经手,直接由上家孟雷负责快递邮寄给下家的方式,层层加价转卖以进行牟利。
“我是从一个跑腿订单开始接触这些事的。”孟雷告诉检察官。
刚毕业不久的孟雷是个外卖小哥。一天,他接了个去医院帮忙配几盒思诺思的跑腿订单。孟雷用对方提供的诊断证明配到了药物,这一单让他获取了100元小费。
不久,孟雷又接到了该客户的跑腿订单,这一次对方说诊断证明丢失了,希望孟雷能直接谎称失眠,从医生处获取诊断证明后为其开一盒思诺思,孟雷照办后再次获得了100元小费。
这两次经历让孟雷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他上网搜索后知道了思诺思为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只有经过医生诊断并开具了处方后才能在医院进行购买,而且该药品配药的时间和剂量都有着严格规定,以防止药物滥用成瘾。
孟雷猜到,让他跑腿配药的客户很可能已经对思诺思滥用成瘾,所以用药量才异常大,而客户自己的身份在该医院配药的剂量已经超过了规定限制,医生不会再为其开具处方,所以客户才需要孟雷谎称自己失眠,获取虚假诊断证明后配药。
孟雷还发现,有着药物滥用习惯的人不少,对思诺思需求量大。但正常途径可获取的思诺思的药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人便经常在各大社交平台以圈内黑话发帖,高价求购该药品。只需要配到药再转卖就能从中获取四五倍收益!
尽管孟雷知道思诺思是具有成瘾性的管制药品,但高额利润仍然让其决定铤而走险。觉得自己一个人可配的药量太少,孟雷找了其他外卖小哥一起干。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