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1万变成还几十万 护士陷高利贷陷阱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上个月,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电子借条形式的高利贷套路及乱象。这类借贷不仅年化利率高达6000%,甚至连约定的放贷人都可能不是“活人”:其中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成为这类乱象的重灾区,而且由于缺乏监管,原本提供借贷签约服务的平台,甚至涌入大量犯罪团伙。

根据公开报道,被这类高利贷“围猎”的人群,通常是因征信瑕疵、收入不稳定或缺乏抵押物,被持牌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借款人。去年年底,36岁的护士苏巧就被几万元欠款难倒了,网上一群陌生的放款人主动找上了她——她的第一笔贷款仅借了一万元,本以为能解燃眉之急,却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泥泞。

倒计时


回头看,苏巧一步步陷入深渊的起点,只是三万块。

那是去年11月29日,朋友来催债,这笔钱她为了周转已经借了一段时间,如今到了约定的还款期,对方急需用钱,她一下子拿不出,也不好意思再推脱。

正发愁时,微信弹出一条好友申请:需要资金周转吗?陌生人通过手机号搜索试图加她好友。她以前向来直接忽略的信息。但这次,她点了“通过”。

她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多年的负债已经掏空了积蓄,好强又爱面子的性格,也让她一时张不开嘴找人借。况且这个陌生人开出的条件听上去格外诱人:大额秒下,不上征信,无需审核,不用预缴费用。

后来她才知道,对方其实是个贷款中介。对方查看了她的征信报告、工作证、公积金等资料,很快又介绍了一位“财务”给她,负责接下来的放款流程。

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谈钱,苏巧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但当第一笔资金很快到账时,她的疑虑便打消了大半。


财务表示资金充足,贷款额度一万元起步。因为是首次合作,所以先放款一万,让她“试试流程”。借条也是线上签署的——对方通过“人人信”APP发来一份“电子签”链接。这是一个主打线上借贷撮合的平台,苏巧第一次使用,双方签署完成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借条,系统会自动生成合同文本。

那张借条上写明:借款1万元,期限7天,0利率。但资金并未通过平台发放,而是对方私下通过微信转账给她,到账金额只有七千元。财务解释说:这是“首次合作”的利息预扣,比例为30%。她觉得利息太高,对方却说:“长期合作之后,额度会逐渐提高,利息也会越来越低。”

苏巧没来得及细想,东拼西凑地还上了朋友的欠款。与此同时,7天的还款倒计时也开始了。


财务们要求她用“打卡”的方式还钱——自借款首日起,每天中午12点前还上借款金额的10%,即1000元,最后一天再补齐余款。他们声称是防止她失联,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分期追债方式。

这个原本只是为解燃眉之急开的口子,很快演变成了一个无底洞。对当时的苏巧来说,7天内还清1万元并不现实。“打卡”第三天,财务便“好心”提醒她:如果还不上,他们可以继续给她下款缓解压力。

不过,这位财务并不亲自操作,而是让她添加另一个“财务”的微信。就这样,第二笔贷款很快到账——额度是两万元,对方如法炮制般预扣30%的“砍头息”,她实际只收到一万四。再“打卡”还2000元,苏巧真正能动用的,也就一万二。

她立刻用这笔钱去还清了第一笔贷款。可刚一结清,手上又空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