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马斯克: 当"右翼加速主义"掌控美国:马斯克比特朗普更危险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对美国政治和创新生态的影响


秉持加速主义的硅谷精英认为,要想实现技术加速愿景,必须设法改造美国的政治生态。

在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相比于以往美国资本选择躲在幕后、对民主党共和党两边下注的方式,以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为代表的硅谷资本公开且深度支持特朗普,映射的是技术加速主义正在影响和改造美国政治和创新生态的事实。


2023年,成员包括大型加密货币行业机构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出资支持加密货币候选人竞选国会议员。2023年全年共支持35名参议员候选人,其中33人成功当选,且绝大多数都是反对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强监管政策的共和党人。

2024年4月,由马斯克和贝宝公司(PayPal)前高管戴维·萨克斯为特朗普组织的反拜登筹款活动,再次吸引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大量捐赠者。作为回报,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加密货币的支持,并成为首位接受加密货币捐款的主要政党总统候选人。

2024年7月,在田纳西州的比特币大会上,特朗普公开承诺,如果再次当选,将减少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将美国打造成全球加密货币之都。

在再次入主白宫前2天,特朗普宣布发行其个人代币“特朗普币”。而2019年特朗普还在推特(现更名为X)上发文表示不喜欢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特朗普1.0”与“特朗普2.0”对于数字货币态度的不同,以及监管思路的不同,反映出美国的科技资本和加密货币行业已开始以庞大的资金深度介入政坛。不少分析指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去监管”的思路会成为政策主流。


根据波因特研究所的报告,特朗普在2016年收到的政治捐款中有69%来自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捐款。正是因为还没有与大资本形成联姻,彼时的特朗普主义实际上并没有成熟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体系。经过八年的政坛沉淀,特朗普2024年竞选活动最显着的变化就是小额捐款比例从69%降到了32.9%,来自硅谷科技资本的加持不容小觑。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执政逻辑需要在大资本和普通民众的诉求之间寻找某种平衡。可以预见,“特朗普2.0”时代的新特朗普主义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硅谷科技资本和精英们的主张和利益。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前后,引入了多名科技界巨头作为团队成员,如任命马斯克牵头组建名为“政府效率部”(DOGE)的顾问委员会。马斯克意图通过先进的数字工具和创新思维,推动一场全新的、科技化的政府改革,破除美国政府中阻碍创新的官僚机构和政策制度,放松对科技发展和应用的监管,增加对新兴技术领域的支持和补贴,加速美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突破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技术加速主义也推动美国将科技权力竞争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边疆和主战场,以建立全球绝对领先优势。

在全球共同挑战凸显、新科技革命挑战和国际格局加速重塑的形势下,新兴技术、数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将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时代”带到“技术政治时代”,新兴技术发展催生的新权力空间愈加重要。国际战略竞争的重心是高科技创新优势的竞赛,是围绕新科技革命所塑造的新权力的争夺。美国围绕建立全球绝对领先优势,保障其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科技创新愈发呈现“政治化”“集团化”和“武器化”等趋势,围绕下一代技术基础设施、国际技术标准、推进后瓦森纳协定等,加大对科技领域结构性权力的争夺,注重通过联盟体系开展大国科技战略博弈,构建“技术政治时代”的科技霸权。

美战略界认为,与工业时代“后来者能够居上”的赶超逻辑截然不同,人工智能的自我迭代可能实现全方位加速领先,实现强者愈强、赢家通吃。秉持加速主义的美国科技和产业精英认为,未来的技术奇点及其引发的生产力革命可能不再需要世界分工,其完全可以在美国及其盟友构筑的“高墙”内完成,试图通过封锁来维护其科技霸主地位。例如,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星际之门”项目,拟在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构建AI基础设施,其核心目标直指技术霸权护城河,其本质是技术民族主义与加速主义的混合体,试图通过“霸权式投入”垄断AI时代的生产力革命。然而,其封闭性战略忽视全球化分工的现实韧性,且面临内部经济、生态、社会的多重矛盾。

事实是,当美国愈加投入到“小院高墙”的俱乐部体制怀抱中,其便丧失了与外界进行大量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的机会,反而加速了全球技术的多极化分布和技术力量的重新洗牌,招致全球技术生态的“去美国化”反噬,最终只会加速其自身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孤立。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技术封锁总是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不断深度融合的今天,美国无法有效控制全球技术的流动。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言:“全球化不是可逆的,每一个封锁的行为都会激发出技术新生力量。”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