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長期來看,特朗普對華關稅或將增強中國經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長遠來看,特朗普(专题)的對華關稅可能會使中國國內經濟更加強大。”


4月15日,香港(专题)《南華早報》以此為題刊文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高舉關稅大棒,但結果將適得其反。中方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將在短期內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造成沖擊,但從長期來看將是一個“強大的催化劑”,可以加速中國的技術進步及其與國內市場的融合。

“從長遠來看,這實際上可能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一名中方經濟官員說道。


這名官員向《南華早報》表示:“這不僅促使我們加強自主創新和高科技建設能力,而且將有力地推動我們加快構建全方位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肆意妄為,挑起全球關稅戰,引起全球市場巨震、美國國內恐慌。

在過去僅僅兩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變來變去:先是對全世界挑起關稅戰爭,在全球股市巨震後又突然暫停“對等關稅”90天、同時對准中國。此後,特朗普多次上調對華關稅。美國對華關稅從最開始20%,到54%,再到104%、125%,再到最近的145%。

中方予以堅決反擊。4月9日,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並已於4月10日12時01分起正式生效。11日,中方宣布對美關稅由84%提高至125%。中國商務部同時指出,美方畸高關稅已淪為數字游戲,如繼續,中方將不予理會。

《南華早報》指出,當世界努力應對特朗普不斷變化的關稅決定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時,因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挑起的貿易沖擊,中方已經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備。文章提到,2020年,中國推出了“雙循環”戰略,旨在增強中國國內生產和消費能力,以抵御未來沖擊。

美國芝加哥(专题)大學政治學家楊大利同樣認為,在中美貿易戰中,相較於美國中國可能擁有“相對有利的時間窗口”,因為其仍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可能加劇美國通脹。

中方經濟官員表示,中國的優勢在於充分認識自身的處境,即現在有能力彌補與美國的差距。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團隊“精力充沛、潛力十足”,但缺乏執政經驗和駕馭全球事務的能力。


“過去,美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願意引領世界前進……”這名官員指出,“但現在,他們(不願意)這樣做了,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們正在退縮。”該官員補充說:“然而,美國這樣的撤退將極其困難,而且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雙邊會談的可能性上。

在持續的“朝令夕改”期間,特朗普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他希望接到來自中國的電話,並聲稱“中國希望達成協議,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做”。然而,特朗普的妄想落空了。中方態度明確,直指特朗普對華關稅是“單方面的欺凌行為”,並表示歡迎任何有關關稅的談判,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前指出,盡管中方堅持談判立場,但特朗普的脅迫態度似乎讓中方確信,美國並不想談判。

同時,近來有許多專家提醒,美國不應該低估中國抵御特朗普脅迫策略的能力。

德國智庫MERICS首席經濟分析師雅各布·岡特則表示,中國堅決反擊的基礎還在於,“他們已經做了相當充分的准備”。CNN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打壓華為(专题)等中企、挑起中美貿易爭端,給中國敲響了警鍾。此後,中國一直在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可能性做准備。

中國為這一天准備了六年,因為他們知道這有可能再次發生。”美國加州(专题)大學聖地亞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史宗瀚稱,在此期間,中國一直在開拓海外市場,推動出口貿易多元化。

有專家表示,如今的中國更有能力應對更廣泛的貿易沖突。數據顯示,與2018年相比,中國擴大了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美國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從約五分之一降至不到15%。同時,中國還建立了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產的供應鏈,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升級制造技術,並提升了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先進技術能力。

英國《金融時報》15日分析指出,在這場針鋒相對的較量中,中國握有多張王牌——日益多樣化的出口市場、巨額美國國債、對關鍵戰略礦產的掌控,以及應對危機時國家體制上的優勢,這些籌碼不僅能讓中方經受住考驗,還能在談判中凸顯出自己的實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