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別讓睡姿害了你!這樣睡助清腦毒、還防失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有注意過自己的睡姿嗎?許多人習慣某種睡姿便一夜到天明,卻鮮少意識到,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可能深刻影響睡眠品質與長期健康。專家警告,錯誤的睡姿甚至可能成為導致慢性病的隱形殺手。


英國電訊報報道,盡管睡姿與心臓病、失智症等健康議題息息相關,目前的研究多聚焦於酸痛等表層症狀。英國睡眠科學家、著有《睡眠感知》的雷德勒博士(Dr. Kat Lederle)指出,日間生活型態往往才是夜間睡姿不良的主因,久坐不動更是導致夜間疼痛的最大元凶之一,因此白天規律運動相當重要。

側睡雖佳 也藏風險


研究顯示,側睡有助於腦部“清洗”廢物,右側睡姿更可能提升此效果,對預防心臓病、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具潛在益處。

雷德勒指出,罹患心臓疾病者建議試著右側睡,以減輕心臓的壓力。研究顯示,當人們躺在左側時,重力會使心臓的位置產生變化,進而影響心臓的電活動。當你右側睡時,肺部之間的組織與結構會幫助固定心臓的位置。

此外,睡姿也可能對大腦健康產生影響。在睡眠期間,大腦的“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會“沖洗”掉大腦中的廢棄毒素。有證據顯示,當我們以右側睡的方式入睡時,這個過程運作得更有效率。

雷德勒說,“這對那些有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或任何神經退化性疾病風險的人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專家警告,錯誤的睡姿可能成為導致慢性病的隱形殺手。路透╱alamy

但注冊物理治療師、睡眠專家暨《好睡眠指南》作者馬戈(Sammy Margo)建議,懷孕婦女以及患有胃食道逆流或其他腸胃問題的人采取左側睡姿,“因為胃的位置低於食道”。


然而,根據人體曲線與床墊軟硬度的不同,側睡也可能帶來脊椎與臀部壓力。女性若為“沙漏型身形”且使用較軟床墊,容易因下陷形成“香蕉型”睡姿,導致脊椎與髖部緊張;男性則隨著年齡增長,肩部肌肉減弱,也易於側睡時產生疼痛。

此外,側睡長期下來可能壓迫臉部肌膚與胸部組織,造成皺紋與胸部下垂。

2022年一項由北京林業大學與郴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側睡者整體睡眠品質高於仰睡者,但夜間翻身次數越多,睡眠品質反而越差。另一篇2021年研究則指出,扭曲型的睡姿(如側躺時一腿跨過另一腿)會增加脊椎受壓與肌肉痙攣風險。

為減緩側睡壓力,專家建議使用較厚枕頭使頭頸與脊椎對齊,並於雙膝間夾枕以支撐骨盆。


仰睡對脊椎好,卻可能打鼾更嚴重

仰睡是脊椎對齊的最佳姿勢,對於患有背痛與頸痛的人尤為有益;可於膝下放置枕頭,維持脊椎自然曲線。然而,仰睡也可能誘發睡眠呼吸中止症。當喉嚨後方軟組織松弛、氣道塌陷,便可能導致打鼾與呼吸中斷,進一步幹擾睡眠品質,增加糖尿病、心臓病等慢性疾病風險。

若無呼吸中止症困擾,仰睡亦可作為年長者的理想訓練姿勢,有助於減少背痛並避免術後並發症。

趴睡最傷頸椎與脊椎

雖然趴睡能部分減少打鼾,卻是對身體壓力最大的睡姿。長期扭轉脖子會導致頸部壓力,脊椎也容易過度弓起,造成背痛。臉部長時間貼壓枕頭亦可能導致皺紋生成。

專家建議,若無法改變趴睡習慣,可改用薄枕,甚至不使用枕頭,並在骨盆下墊枕以減少脊椎壓力。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