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陸媒:特朗普關上了全球貿易的大門,鑰匙在哪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4月2日,特朗普(专题)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准關稅”,對60余個“違規”的國家和地區征收“對等關稅”,發動了全球關稅戰。其目的是企圖廢棄當今以WTO為框架的自由貿易體系,重建一個對美有利,並且是美國主導的貿易體系。


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已經成為美國難以承受之重

當今的全球貿易體系,起源於1948年美國主導建立的關貿總協議(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當時美國的制造業占整個世界制造業的60%,是最大的出口國,國際支付錨定黃金(金本位)。1946-1952年,美國年均出口順差高達20億美元。顯然,GATT是有利於美國的。然而,隨著歐洲日本(专题)等工業國家戰後經濟的恢復,美國在1971年開始出現了1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同時,由於深陷越戰泥潭,美國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


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當時的尼克松政府一面“賴賬”,單方面廢棄了金本位,一面逼迫德法英日等10國(G10,也稱十國集團)簽訂了史密斯協議,迫使G10的貨幣升值,對應美元10%的大幅貶值,從此確立了美元霸權。然而,美元霸權導致了美國貿易逆差的飆升,至1985年美國貿易逆差已高達1485億美元,其中500億來自同日本的貿易。於是,裡根故伎重演,逼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日元一夜之間升值幾乎100%。但這並沒有緩解美國制造業外流、貿易逆差飆升的趨勢。

冷戰結束時,制造業在美國GDP中的占比從1971年的24.5%下滑到1992年的14%,而貿易逆差卻猛增至2904億美元。為了應對這一局面,克林頓政府仗著已經樹立的美國霸權之勢,大力推動GATT擴容,於1995年1月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與GATT相比,WTO主要增加了對美國極為有利的服務業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形成了與克林頓“全球主義”戰略相適應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

克林頓以及“全球主義”戰略家們堅信,這個體制可以確保美國一方面享受美元霸權帶來的巨大紅利,一方面有效掌控由此帶來的貿易逆差。當年希拉裡曾向國會議員們保證“美國人永遠無需還債”。這並不是因為美國可以無限制印鈔,而是因為這個自由貿易體系可以通過四種機制將經由自由貿易流向世界的美元回流美國,形成讓美國獲利的“永動機”。

其一,利用美元霸權的信用發行美債。各國(尤其是順差國)通過購買美債不僅可以有固定收益,而且保持其“財富”的高流動性;

其二,美國在融資、信貸、債券、保險、咨詢和法律等服務業和高端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制造(知識產權)等方面具有碾壓性優勢,這使得美國可以在經濟全球化中掠取最豐厚的收益;


其三,通過對美元利率的操控,制造“美元潮汐”收割其他國家的財富——如1997-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其四,壟斷軍工產品市場。


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全世界進一步擴大其安全聯盟體系,在制度上確保了美國的軍工市場;而美國武器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展現的“跨代”優勢更是讓美國軍火在全球大賣。事實上,這個自由貿易體系確實一度讓美國賺得盆滿缽滿。克林頓政府(1993-2000)成為美國冷戰以來唯一財政盈余的政府。

然而,經濟全球化的展開——尤其是中國的迅速發展——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的盈利模式。

首先,資本的全球化使得美元資本源源不斷地從發達國家流入發展中國家以獲取資源的最佳配置;由此導致的制造業(產業鏈)全球化又使得制成品源源不斷地從發展中國家流入發達國家以獲得利潤的最大化。其結果就是,一方面信貸資本以各種“創新”方式加大杠杆以牟取暴利,同時預算赤字的擴張導致了美國債務的激增,從1995年的4.974萬億增加到2008年的10萬億,之後更是飆升至今天的36.6萬億。

盡管“美國人永遠無需還債”,但卻必須支付利息——今天美國每年1.2萬億的債務利息成為最大的財務支出;另一方面則是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不斷擴大。當今全球12.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僅金磚國家就持有近8萬億。其他國家持有的巨額美元儲備和美國國債,成為威脅美元信譽的“定時炸彈”。

第二,中國的迅速發展,不斷打破美國對高端科技的壟斷。本世紀初,美國為首的西方營造了一個環保經濟的“政治正確”,企圖通過對能源消費的超前要求來規范——其實是制約——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鞏固自己的發達地位。然而,中國為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硬是在新能源領域走出一條新路,奠定了難以撼動的優勢。面對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種種封鎖,尤其是芯片領域,中國也迅速有了突破,確立了由人工智能+新能源引領的“高質量”發展趨勢。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