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硬刚川普!北京为何不惧通缩和失业率上升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美国总统川普一月二十日重返白宫后,就将提高关税逐步提上议事日程。与中国的紧张也日益升级最终爆发关税战。美国中文评论网络上有文章指出,与此同时,中国目前正陷入的通货紧缩,且连续10个多月中国产品的出厂价格一直下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稳居负值区域,这一迹象明显是通货紧缩的出口环境。


过剩的工业产能大量积累。国内需求不仅跟不上,在地方政府债务的重压下,中国消费者通胀已转为负值,消费者价格指(CPI)在 2025 年 2 月下降了 0.7%。尽管中国一直在采取大规模的货币和信贷措施来刺激增长但没什么作用。

文章质疑冒着失去出口订单的风险,即使亏本出售商品,但至少可以变现。在失业率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打贸易战中国能得到了什么?


对此,一位网友进行了一下几点的分析回答:

一是这一情况类似于抗战时期蒋介石刺激日本一样:如果当时要跟日本和谈,那么无论是桂系 湘军 云南王龙云 或是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还是其他军阀,都比蒋介石更合适出任一个东亚共荣的中国总统;但是如果局面是全面对抗,那么还似乎真的找不到比蒋介石更合适的战时领袖。

另一个方面则是自己把自己架上去了:毕竟平时各种鼓吹美国不行了的言论大行其道,此时此刻如果不顶回去 那么这个脸就丢大了!

如果从实际角度出发 那么就是最坏的情况不过如此——川普只有4年的任期,如果像上一次那样熬过4年,换一届新的美国政府,而且是对华持缓和态度的, 那么一切就都好了。毕竟新政府要考虑哪怕是川普这个级别发起的对华贸易战,都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况下, 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川普的政策。而中国的产能输入美国能有效的降低美国物价的通胀。也就是说,北京如果顶过4年,有可能让未来的美国政府看到敲北京的竹杠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如果现在直接认同川普的方案,那么想必以后美国新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北京也没啥理由顶回去了。


另一位名叫燎原之火的网友则认为,中国在本次贸易战的前两轮的交手中,并没有反击实施报复性关税,但川普一直加税的方式逼得北京不得不进行反击。根据川普的说法,中国一直拒绝进行高层直接对话。这位网友觉得这就是说中国一开始的策略就是既不谈判也不进行加税反击,之后多给点出口补贴,让老百姓苦苦地扛过去。至于北京现在宣布加税反击虽说正常了,可那是因为一直没有和美国进行谈判,再不跟进加税难道说要硬扛吗?这位网友认为:贸易战就是卡在了川普在第一任时吃过的亏,现在要求高层直接对话,但中方的蔡奇没有谈判能力,派其他人去,川普又不接受,这样谈判就无法进行,所以就只剩下加税死扛一条路可走了。

另一位网友则写道:习近平不惜冒着风险打贸易战,首要考量的并不是国民生计或经济健康,而是维护共产党的绝对统治和自己的政治权威。在中共的逻辑里,向美国示弱,尤其是在贸易这种核心领域,是一种政权软弱的表现,动摇其统治根基和习领导人的地位。所以无论中国国内经济再怎么警讯频传,面临通缩和失业压力,依然要摆出强硬姿态,将贸易战包装成反抗外部压力的“民族斗争”,以此转移国内韭菜对经济社会问题的注意力。




中美关系紧张加剧(说明图)。

这位网友称:“中共专制体制的决策弊端与意识形态的僵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习近平和他参与决策的幕僚高估了自身体制对抗压力的能力,低估了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反应和贸易战对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的冲击。在缺乏内部监督和真实信息反馈的体系下,基于政治宣传而非客观现实的强硬决策得以推行。当前的通货紧缩、需求疲软和失业率攀升,不就是这种政治挂帅、罔顾经济规律所造成的恶果吗?宁愿牺牲经济活力和民众福祉,也要维护其政治面子和所谓的“制度自信”,将政权利益置于人民利益之上。

最后,这位网友总结称,说到底,经济的短期阵痛甚至普通民众的牺牲,在维护执政根基和红色江山永固这一目标面前,不过是肉食者眼里必要的代价罢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麦.甲.农.止] 2025-04-21 10:05
    哪一国的对外政策不是首先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美国不是吗?“经济的短期阵痛甚至普通民众的牺牲”这不也是美国正在经历的吗?不也是为了维持美国社会制度吗?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