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我的房價值數百萬 子女卻買不起房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在唐納德·特朗普對加拿大征收關稅之前,加拿大人內心深處還在糾結於另一個重大問題:住房負擔能力。如今隨著大選臨近,這個情況更嚴重,選民們想知道是否有哪個政黨能拿出計劃來解決這個問題。




溫哥華居民威洛·山內 (Willow Yamauchi) 說,25 年前,她和丈夫以 275,000 加元的低價在溫哥華購買了他們的家庭住宅,當時她只是一個“普通”人。以今天的價格計算,這筆錢大約相當於 435,000 加元(312,000 美元;236,400 英鎊)。


根據大溫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2000 年 1 月,溫哥華獨立屋的基准價格約為 343,980 元。 到 7 月,價格略有下降至 342,770 元。

如今,同一處房產價值已達數百萬元。

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溫哥華,山內女士的故事就像陰雨天氣一樣常見。2000年,溫哥華一套獨立屋的平均價格約為35萬加元。而如今,這一價格已超過200萬加元。

這位52歲的作家告訴BBC:“我和丈夫非常榮幸能夠在當時買下這套房子。”作為X世代的一員,時機對她來說非常有利。

她說,但年輕人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父母的銀行”,因此無法負擔自己長大的城市的費用。

山內女士表示,她擔心住房危機會對溫哥華的未來造成影響。

房價高令人難以承受

溫哥華是一個人口不足一百萬的文化和經濟中心,經常被視為加拿大住房危機的中心。加州查普曼大學去年的一份報告將其列為全球“住房負擔不起”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但這並不是加拿大唯一一個房價高得令人難以承受的城市。加拿大的房價收入比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

根據加拿大國家數據,2021年加拿大家庭稅後平均收入約為8.8萬加元。同年,平均房價達到71.35萬加元,是前者的八倍多​​。在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差距甚至更大。

對於許多加拿大人來說,住房是聯邦選舉中的首要問題之一,直到最近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及其對加拿大征收關稅才使其地位有所下降。

在特朗普之前,對住房負擔能力的擔憂推動了保守黨的發展,保守黨一直被視為最有能力解決住房危機的政黨。

但隨後與美國的貿易戰爆發,執政的自由黨在民意調查中一躍成為榜首。

即使有特朗普的因素,這個話題在本周的兩場選舉辯論中仍然占據突出地位。在法語辯論中,主持人兼記者帕特裡斯·羅伊展示了一些數據,顯示了過去十年蒙特利爾多倫多溫哥華房價上漲幅度。

“我相信這不會讓人感到意外,”羅伊在詢問聯邦領導人如何解決危機的計劃之前對他們說。

民意調查顯示,年輕人尤其擔心住房危機及其對他們未來的影響。


在與BC大學 (UBC) 溫哥華校區的學生交談時,我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問題是許多人最關心的問題。

許多人表示,他們要麼選擇在學習期間住在家裡以節省費用,要麼花費 1,100 加元至 1,500 加元在校園附近租一間單人間,通常與五六個人合住。

24 歲的 Emily Chu 目前正在讀 UBC 的最後一個學期,她說,由於難以負擔學費和房租,她一度不得不將學業推遲兩年。

她現在和哥哥合租一套公寓,哥哥全職工作,大部分房租都由他承擔。Chu 認為自己是幸運兒之一。

至於未來擁有自己的房子,她說,對她這個年紀的大多數人來說“根本不可能”。“大家都覺得我們永遠都買不起房子。”

像瑪格麗塔·多夫加爾這樣擁有高薪工作的年輕專業人士,也因高昂的價格而無法負擔生活費。這位28歲的溫哥華非營利組織“資源工程”(Resource Works)的主管告訴BBC,盡管她一直“忠實地”居住在溫哥華,但她還是考慮搬到鄰近的阿爾伯塔省,因為那裡的生活成本更低。

盡管如此,阿爾伯塔省最大的城市卡爾加裡,由於人口增長率達到2001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24 年的房價比上一年上漲 15%。


住房負擔能力危機的根源及解決方法

加拿大住房負擔能力危機的根源很復雜。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住房供應跟不上人口增長,導致購房者和租房者的成本都上升。



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CMHC)是國家住房機構,據其估計,未來六年需要建造超過 380 萬套住房來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然而,新建住房數量遠低於這一目標,這引發了人們對加拿大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的質疑。專家表示,阻礙住房建設的因素包括城市地區的高成本和土地稀缺,而大多數加拿大人往往在城市地區生活和工作。

此外還存在區域障礙,例如城市分區法阻礙在某些街區建造更便宜、更高密度的住房 - 包括公寓樓或多戶住宅。

倡導組織“溫哥華富足住房”的聯合創始人丹尼爾·奧萊克西克 (Daniel Oleksiuk) 表示,溫哥華就是一個例子,該市超過一半的土地歷來被規劃為獨戶住宅用地。

在競選過程中,各主要聯邦政黨都提出了解決危機的計劃,其目標都是盡快建造盡可能多的房屋

由馬克·卡尼領導的自由黨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名為“建設加拿大家園”的新政府機構的幫助下每年建造 50 萬套新住房,該機構將監督和資助加拿大可負擔住房的建設。

批評人士質疑卡尼的目標是否可行,因為這將要求加拿大將目前的建設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與此同時,博勵治領導的保守黨誓言將聯邦資金與住房開工掛鉤,獎勵建造更多住房的城市,懲罰阻礙建設的城市,這是一種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

他還承諾取消新建房屋的聯邦稅,以降低潛在購房者的成本。然而,批評人士表示,這項政策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因為在加拿大,大多數房屋都是轉售的,而不是全新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Encore2021 2025-04-21 15:22
    出一道選擇題給文中這位山內女士 : 1.她的房子現時的價格仍然與 25 年前那樣 二三十萬持平, 她的子女就肯定買得起房子了。 2. 市場使她的房子升值到二三百萬。 當然市場也使她的子女美女買不起房子。她希望是哪樣?
    評論1 游客 [良.甲.國.言] 2025-04-21 11:08
    加拿大甚麼沒有就是土地多 房價就是要上漲才有錢撈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