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科學家發現一種現實中不存在的顏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人類在地球上行走了數十萬年,或許自認為已經見識了世間萬物。然而,一支科學家團隊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聲稱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見的顏色。


這一大膽且備受爭議的論斷源於一項實驗:美國的研究人員將激光脈沖射入自己的眼中。他們表示,通過刺激視網膜中的單個細胞,激光將他們的感知能力推向了自然的極限之外。

他們對這種顏色的描述聽起來似乎並不驚艷——親眼見過的五個人稱其為藍綠色——但這遠不足以描繪其豐富的體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氣工程師 Ren Ng 感歎道:“我們從一開始就預料到它會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色彩信號,但不知道大腦會如何處理它。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它的飽和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為了讓人們對這種被命名為 olo 的顏色有所概念,研究人員分享了一張綠松石色方塊的圖片,但他們同時強調,這種色調只能通過激光操縱視網膜來體驗。團隊中的視覺科學家 Austin Roorda 解釋說:“這種顏色根本無法通過文章或顯示器來傳達。關鍵在於,這並非我們日常所見的顏色,絕對不是。我們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個版本,與親身體驗 olo 相比,簡直黯然失色。”

我們之所以能感知世界斑斕的色彩,是因為光線照射到視網膜上被稱為視錐細胞的感光細胞。這些細胞分為三種類型,分別對長波(L)、中波(M)和短波(S)光線敏感。自然光通常是多種波長的混合體,不同程度地刺激著這三種視錐細胞,從而讓我們感受到五彩繽紛的世界。例如,紅光主要刺激 L 型視錐細胞,藍光則主要激活 S 型視錐細胞。然而,M 型視錐細胞的情況比較特殊,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僅能單獨激發它的光線。

來自伯克利的研究團隊正是要突破這一限制。他們首先繪制了實驗參與者視網膜的一小部分區域,精確定位 M 型視錐細胞的位置。接著,他們利用激光掃描視網膜,在激光束對准一個 M 型視錐細胞時,系統會校准眼球的微小移動,然後發射一束微小的光脈沖來刺激該細胞,隨即移向下一個目標。


這項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使得參與者在視野中看到了一片大約是滿月兩倍大小的色塊。這種顏色超越了肉眼的自然感知范圍,因為它幾乎是專門刺激 M 型視錐細胞產生的——這是自然光無法實現的狀態。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 olo,源自二進制代碼 010,意指在 L、M、S 三種視錐細胞中,只有 M 型(中間那位)被激活了。

然而,這一說法讓倫敦城市大學聖喬治學院的視覺科學家 John Barbur 感到困惑。他認為:“這並非一種全新的顏色,而是一種飽和度更高的綠色。只有當視覺信號完全來自 M 型視錐細胞時,具有正常紅綠色覺機制的人才能感知到它。” 他補充說,這項研究的“價值有限”。




這是與之最接近的顏色

盡管如此,研究人員相信,這款被命名為“奧茲視覺”(Oz vision)的工具,將有助於探索關於大腦如何構建世界視覺感知的基本科學問題。此外,它或許還有其他應用前景,比如通過對視網膜細胞進行定制化刺激,研究人員可能更深入地了解色盲或視網膜色素變性等影響視力的疾病。

那麼,我們普通人是否有機會親身體驗 olo 呢?Ren Ng 表示:“這目前還處於基礎科學研究階段。我們短期內不會在任何智能手機屏幕或電視上看到 olo。這項技術距離虛擬現實(VR)頭顯的應用也還非常、非常遙遠。”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