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教宗"漁人權戒"擊碎 方濟各印戒死後銷毀揭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去世後,梵蒂岡22日公布了方濟各長眠於紅色棺木中的遺照,靈柩將被移至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又稱聖彼得大教堂),供民眾瞻仰遺容。按照傳統,羅馬聖教會總司庫將擊碎教宗的“漁人權戒”,銷毀印鑒的模具,並封閉教宗居所。


教宗的告別式在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舉行,按照傳統,由愛爾蘭籍樞機主教、總司庫凱文法瑞爾(Kevin Joseph Farrell)主持確認死亡與入殮儀式,身穿紅色祭袍、頭戴教宗冠冕的方濟各長眠在棺木中,手持玫瑰念珠,而法瑞爾用銀錘銷毀了象征教宗權力的漁人權戒與印鑒模具,將隨棺入葬。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漁人權戒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權威象征,為教宗標志性飾品之一,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命名源自於天主教第一任教宗聖彼德,他是耶穌的使徒、漁夫。教宗方濟各在12年任期中,曾多次在儀式中佩戴這枚戒指,因許多信徒親吻衍生衛生爭議。


隨著方濟各的辭世,依照傳統,這枚戒指在梵蒂岡內被銷毀,由2023年方濟各任命的樞機主教法瑞爾,在樞機團的見證下,擊碎戒指與印章。而方濟各的漁人權戒曾在他2013年就任大典中出現,不同於以往使用純金打造,方濟各選擇鍍金銀戒。

事實上,漁人權戒早在19世紀中期就不再實際作為印信使用,但這項儀式仍然延續下來,CNN報道,敲碎戒指就像是“移除某個社群帳號的登入資訊,避免有人冒用教宗身分來發布假消息。”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冒充教宗,教廷內部也認為已沒必要完全毀壞戒指。




教宗辭世,梵蒂岡開放瞻仰遺容。(圖/路透)






方濟各在就任大典中接過漁人權戒。(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