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港媒為北京吹牛太過 中國軍事專家:騙流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從港媒發出的一則有關中共試爆“非核氫彈”的軍事新聞,在網絡上被熱烈轉發,有些敘述甚至聲稱是“成功在野外試爆了一枚氫彈,火球持續兩秒以上”。大陸軍事專家陳虎為此出面辟謠說,這次試驗僅僅是一個使用含有氫成分為燃料的爆炸裝置,並非所謂的“氫彈”,其威力只相當於一個儲氫罐的爆炸,就和溫壓彈和煤氣罐是相同的原理。


中共軍事專家陳虎在《騰訊網》撰文指出,這個消息來自香港英文《南華早報》,報道指稱大陸的研究人員試爆了一枚氫基爆炸裝置,這是一枚重2公斤的所謂的“氫彈”,在不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況下,將其點燃形成一個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的火球,火球持續時間超過兩秒鍾,宣告此次實驗的成功,並稱這個所謂“氫彈”爆炸威力相當於黃色炸藥(TNT)的15倍。

《南華早報》的原始的標題是“科學論文顯示,中國試驗非核氫彈”,到此基本上就明白:這又是一個“大喘氣”的新聞。這項試驗僅僅是一個使用氫氣作為燃料的爆炸裝置,並非所謂的“氫彈”。


文章說,這個爆炸裝置使用的爆炸材料是鎂基固態儲氫材料,其實就氫化鎂。氫化鎂被包裹於爆炸物的外部,爆炸物爆炸加熱氫化鎂,使其分解引發後續的爆炸。最初的爆炸裝置相當於一個引信,真正的主爆炸是氫氣的爆炸。說得更直白些,就相當於一個儲氫罐的爆炸,就和溫壓彈和煤氣罐是相同的原理。

文章強調,“氫彈”這個專有名詞不能亂用,氫彈的爆炸是必須具備核反應的,而普通的炸彈的爆炸產生的是化學反應,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再看這個新聞當中所做的描述,稍微有點專業知識的人都會哈哈一樂。




為了吸引流量,一些媒體誇張地把含氫爆炸材料描述為“非核氫彈”,還稱火球持續兩秒鍾,完全缺乏基本的軍事常識。(圖/Shutterstock AI生成圖)


首先溫度1000度的火球對核爆炸裝置來說,簡直是小兒科的小兒科。再看其描述火球持續了兩秒,火球持續了兩秒是好事嗎?對普通爆炸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普通爆炸的總能量是一定的,總能量爆發的時間越短,爆炸力就越強,反之爆炸的時間越長,它的爆發力就越小。如果把這個時間再延長一些,那就不是爆炸,而是“燃燒”了。

文章指出,爆炸威力相當於同等TNT的15倍,這個也說不上有多厲害,因為這個爆炸和溫壓彈是一個原理,爆炸材料當中僅僅是利用了空氣中的氧氣來燃燒氫氣,這種爆炸威力當然比普通的TNT爆炸威力要強一些。而且從描述的結構當中也明顯看出這是一個2次爆炸的裝置。這種裝置在軍事上意義有多大?不能說沒有,但是現實當中,作為高能炸藥的替代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章評論稱,港媒的原始標題是引用科學論文,屬於“論文黨”,亦即搜尋大陸科技期刊找到一些東西,對其加以包裝甚至誇張式的描述,於是就成了爆料式的新聞。這種所謂爆料式的新聞目的只是爭眼球、奪流量,對於正規媒體來說,未免是有點走下三路的感覺。對這一類的新聞,普通網友也應該多注意點,網上專業人士和相關領域的大V也應該及時解疑釋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