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結不了婚——縣鄉男性的真實焦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4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文披露了近一年依法懲治涉婚介婚戀犯罪的情況:

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檢察機關辦理婚介行業犯罪1546人。


最高檢將這類犯罪大體分為三種:一是不法分子以婚介之名實施詐騙;二是個別婚介機構違法從事涉外婚介業務;三是婚戀網站成為犯罪引流媒介。

這不是最高司法機關首次就婚介婚戀類問題發聲。202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二批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表示要打擊婚騙行為、規制閃婚服務。

在那之前,2024年底,多地集中曝出跨省“閃婚閃離”事件,疑為婚騙,不少男性“受害者”報警維權。其中,大多也有婚介機構的影子。



“跨省閃婚”男女雙方簽署的《附條件贈與合同》

這些現象跟近年來網絡上有關婚戀輿論的印象相左。

民政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610.6萬對,創45年來新低。此外,近年來接連不斷的關於天價彩禮、不婚不育和離婚冷靜期等話題的討論,從各種層面揭示網絡輿論對婚姻的消極態度。

但前述各類涉婚介婚戀類的違法犯罪問題卻折射出,現實中仍有不少人存在迫切的婚姻需求,並為此感到焦慮。


某種程度上,正是這份焦慮催生了婚介婚戀亂象。

故而,涉婚介婚戀犯罪問題更多是一種表象,我們應該追問,在其背後,是哪些人的迫切婚配需求,催生了為逐此利而不惜犯罪的行為?他們又為何非要結婚不可?

01


農村大齡男性或為需求主體

一般而言,一個適婚的人多是在自己及親朋好友的交際圈中難以找到合適的婚配對象時,才會通過婚介機構等市場主體來解決婚戀問題。

我們可以推測這樣的人大概率在年齡、性格、經濟、學歷、地域或家庭等方面存在一定弱勢。

此時,條件並不優秀的他如果對婚配的需求過於迫切,只想盡快結婚,那他就容易陷入騙婚等各類婚介婚戀陷阱。

若情況再差一點,他在個人、親朋交際圈和婚介市場上都不具優勢而難以成婚,替代性婚姻策略就會成為選擇,包括但不限於入贅、買婚或收買境外婦女。

細心的人會發現,這裡所講的適婚的人,已默認是男性。這是出於我國客觀存在的男女性別比失衡的現實,底層男性注定婚配更難,甚至一定比例的男性無法婚配。

現實中,處在前述弱勢處境卻又對婚配有強烈需求的群體,大多集中在經濟落後、地處偏遠的農村及縣鄉地區。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