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聽到雷聲 女子險些窒息!曾有10人因此去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兩天,杭州的雷聲有點大,對有些人來說,這種強對流天氣竟會帶來健康隱患!45歲的李女士,既往有過敏性鼻炎病史,前段時間在聽到一聲震耳雷鳴後不久,就開始感到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誘發哮喘,險些窒息。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金前介紹,雷雨過後呼吸科門診在24小時內接診量經常激增3-4倍,其中大部分患者會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不適、持續咳嗽甚至喘息。有新聞報道,重慶當地一家醫院在雷暴天氣後短短4小時內接診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

為什麼打雷會引發哮喘?


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是支氣管哮喘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特指在雷雨天氣中或緊隨其後出現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這一概念最早於1983年在英國伯明翰被提出,當時一場雷暴後約有100名患者因哮喘急性發作就醫。而最嚴重的一次事件發生在201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雷暴導致8500多人急診或住院,10人不幸死亡。

金前主任介紹,雷暴哮喘的發病機制復雜,主要是氣象因素與生物過敏原相互作用——

花粉上揚:雷暴來臨前的強風將地面花粉、霉菌孢子等過敏原卷入雲層;

顆粒爆裂:雲層中的高濕環境和閃電使花粉顆粒吸水、膨脹並爆裂,分解為更小的微粒(直徑可小於3μm);

過敏原沉降:隨下降氣流和雨水返回地面的微粒更易深入呼吸道;

免疫反應:這些微粒攜帶更強變應原性,誘發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導致氣道痙攣和炎症。


杭州4月正值春季花粉高峰期,梧桐、柳樹等樹木花粉濃度較高。當這些花粉遇到強雷暴天氣,便創造了雷暴哮喘的“完美”發生條件。



一半以上患者從未發病


“分析雷暴哮喘患者的共同特征,我們發現80%以上有過敏性鼻炎或花粉過敏史,症狀多在雷雨後2-4小時內出現,兒童患者也不在少數,醫院兒科近期接診了多例類似患兒。”金前主任說,“特別需要警惕的是,即使是無哮喘病史的健康人群,在特定氣象條件下也可能突然發病。50%以上的雷暴哮喘患者既往無哮喘診斷,這增加了疾病突發的不可預測性。如不及時幹預,重症患者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高風險人群要格外注意

金前主任說,雷暴哮喘並非傳染性疾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的集中暴發,其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度為陣發性咳嗽、咽癢、鼻塞流涕;中度表現為明顯胸悶、氣促、喘息,影響日常活動;重度則是呼吸困難、言語斷續、大汗淋漓,甚至有窒息感。

“既往有過敏性疾病病史的;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花粉過敏者(尤其是梧桐、柳樹等春季花粉過敏);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患者;有藥物或食物過敏史的人群,為雷暴哮喘的高風險人群。”

金前主任提醒,有過敏史的市民,可在春季進行過敏原檢測,明確敏感物質。醫院提供的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可幫助識別高風險個體,肺功能檢查(如支氣管舒張試驗)則有助於評估氣道反應性,預測雷暴哮喘發作風險。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