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留学生: 董明珠有权不用海归,但不能污名化留学生群体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71岁的网红企业家董明珠又“霸屏”了。但这一次不是因为那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而是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表态:


“格力绝不用海归(专题)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我只能保守地选择。”




这一表态并非私下交流,而是董明珠在格力电器(SZ000651)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开回应格力“管理层年轻化”时,亲口讲出的。

此次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以超过35亿股的同意票数、124%的高赞成票率当选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开启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与此同时,她不再兼任总裁职务,由张伟接任。这一人事调整也意味着格力内部管理结构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尽管董明珠强势风格保障了格力在多次关键转型期的果断决策,但她的“个人光环”正成为格力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道复杂变量。

此次关于“海归派”的言论,更是引发了舆论海啸,也让公众和资本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网红企业家的“认知局限”问题。



董明珠的言论,表面上是出于“安全”考虑,但其实暴露的是一种对“他者”的深度防备——一种将“海归”等同于“间谍”的危险思维方式。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将“海归群体”与“间谍”画上等号,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性指控。这不是国家安全层面的专业判断,而是典型的捕风捉影,甚至是无端抹黑。

放眼中国科技史,从“两弹一星”的钱学森,到如今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突破,哪一个离得开海外归国人才的贡献?

董明珠否定的,不是某一类人,而是一个群体的时代价值。歧视海归,是对国家整体安全观与人才观的严重背离。


你可以不用海归,但你不能把他们污名化。

企业家本该最尊重的是能力,是技术,是业绩。但现在,一部分企业家仿佛成了民粹言论的代言人,热衷扣帽子、划阵营、制造对立。

历史回溯,大清都知道要派“留美幼童”,并且培养出了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奇才。那是一个已经腐朽的帝国尚且具备的开放视野。

而如今,中国站在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正需要兼容并包、广纳英才。此时却有企业家高调排斥“海归”——这不仅令人寒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退行。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7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7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2 游客 [曰.至.经.治] 2025-04-24 14:20
    我从来没用过格力的电器
    评论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04-24 08:43
    她配合美国抓留学“间谍”,还曾说“小米是小偷”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