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婚姻: 延安女性:"分配婚姻"与感情纠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作为献礼片的《黄克功案件》全国公映。3天前的12月1日,这部电影刚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超高规格首映式。


电影以1937年延安的“黄克功枪杀案”为蓝本。红军干部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女学员刘茜,由革命功臣沦为杀人犯,被公开审判处以死刑。

黄克功案件的一大背景在于,延安“男多女少”导致女性缺口巨大,军队干部对于婚姻的需求与“恋爱自由”观发生了矛盾。


在现实中,这一矛盾的解决以组织包办收场,以此保证较高级干部的优先配偶权。现代中国婚姻制度中的计划色彩,亦由此延续多年。

初期:浪漫主义

1937年“七七事变”后,16岁的太原友仁中学学生董秋月在家中留下一张字条,便乘火车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十五队学习

到延安后她改名“刘茜”。

刘是为感念为自己争取上学机会的表姨妈刘映荷,茜草是红色染料,表达对革命的向往追求。






随着革命对于社会的动员,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其中不乏像刘茜这样的女性知识青年,从中产阶级家庭出走,投奔到革命的麾盖下。

根据1939年延安《中国妇女》杂志的统计,当年7月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时有学员近500人,其中出身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占比80%以上,绝大部分年龄在20岁左右。


革命的宣传把她们出身的家庭一概作为落后甚至反动的对象,青年人固有的叛逆意识和成长需求遭到强化。在旧伦理被委弃、新道德未建立之际,婚姻与恋爱自由曾一度在革命队伍中蔓延。

在回复追求者黄克功的信中,刘茜这样呼吁:“我们都有恋爱的自由,谁都不能干涉对方的交友!”

26岁的黄克功当时已是有着十来年革命经历的红军干部,时任第十五队队长,也就是她的直属领导。

在革命知识青年中,还一度流传着苏俄女革命家柯伦泰的“杯水主义”。她认为,革命者常常生死未卜、朝不知夕,且个人生命空间几乎全部被侵占,因此,“应该利用那极短的几个钟头内的自由——毫无束缚,也没有责任。”

冲突:枪杀事件

案件判决书写道,“黄克功向刘茜追求不已,送钱赠物,要求结婚,而刘茜感觉黄克功过于纠缠,发生反感,曾经表示拒绝,并给以劝诫与批评。黄克功失望,更听信谗言,以刘茜在公学已另有爱人,去信责备,同时更迫切地要求结婚,但刘茜绝不愿意,亦不给以答复。”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