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從北京到硅谷,女兒撕碎了我對名校的執念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Ashley是一位幫助女兒實現學術夢想的超級母親。她的女兒從北京國際學校出發,僅用三年時間完成美國大學雙專業課程並榮譽畢業,今年從美國Top10大學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畢業,進入META工作。


讓我們一起走進Ashley的世界,聽聽她如何用智慧和遠見為女兒規劃教育之路。

本文以第一人稱講述。


從公立校到國際學校

女兒的成長之旅

最初讓女兒進國際學校,並不是我早早規劃好的結果,而是一個不經意的選擇,甚至可以說,是被一個朋友點醒的。

女兒原本就讀於北京的公立學校,成績一直很優秀,還拿過多次拿過朝陽區及北京市三好學生。

但是升入高年級後,我發現孩子面臨的課業壓力大增,連課間的十分鍾都被用來趕作業。

學習的快樂,慢慢被壓力所替代。我開始察覺,那個曾經愛上學、愛學習的女兒,悄悄有了厭學的情緒。

我突然開始懷疑:這所學校,真的適合她嗎?

某天,一個朋友問我:是不是要送女兒去國際學校?我知道她應該是記岔了,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但這句話也敲醒了我。

我開始地毯式搜索北京國際學校信息,偶然看到了北京王府學校的夏令營招生,我決定帶女兒去試試看。

誰也沒想到,這次嘗試改變了很多事情。短短一周的夏令營結束後,女兒非常興奮,堅定地對我說,想要轉學到這裡。

這個決定在當時並不被大家支持。很多人認為,最穩妥的選擇是就讀公立學校的國際部。但女兒態度堅定,而我也選擇站在她這一邊。

我還記得夏令營剛開始時,她有些緊張。老師得知她成績不錯,邀請她用英文在開營儀式上做分享。我替她答應了,但她卻沒什麼信心。

我鼓勵她一起試試,於是我們用中文寫了稿子,又請朋友翻譯成英文,最後真的是“趕鴨子上架”。


在正式開營前,一位高年級的同學過來鼓勵她,最終她真的鼓起勇氣站上了台,把演講稿念了出來。

等到夏令營結束時,她已經可以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甚至配合手勢講得有模有樣。

那一刻她好像一下子變了個人。我知道,她真的找到了適合自己成長的地方。

成長的代價

是一次次的崩潰與重建


女兒初二正式進入國際學校後過得如魚得水。不過,國際教育的挑戰也不是沒有。

雖然她在公立學校裡成績優秀,但進入國際體系後,尤其在英語方面,她發現自己其實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班上很多孩子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在這所學校裡,適應得很絲滑。相比之下,她這樣“半路轉軌”的學生,自然會有落差。

它們班上有個女孩,英語和各科成績都比她優秀很多。那段時間,她壓力非常大,也非常努力。

不過大概一學期後,她就慢慢追平了。那一刻我明白,孩子的適應力和韌性遠比我們想象的強。

我常跟身邊的朋友說,如果有出國留學的計劃,越早轉軌越好。因為等到高中才轉國際體系,基本都在為考試奔波,沒時間去感受國際教育背後的文化、理念和氛圍。

而初中階段進入國際學校的孩子,不僅適應更快,氣質也會慢慢發生變化。

當然,公立體系走出來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理工科基礎扎實,邏輯清晰。總之各有利弊,關鍵還是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

說起教育規劃,我也有一次“幾乎把孩子坑慘”的經歷,在孩子九年級的時候,我們在美高讀了一個學期。

女兒初中成績很好,尤其數學,她還參加過國際數學競賽,都拿到了不錯的成績。我覺得,如果她去美高,應該能有更大的舞台。
1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