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壓力到達臨界點 北京說謊被打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為何否認與美談判?中共官員現身美國財政部


北京當局不斷否認與美國談判之際,韓國媒體《中央日報》在4月25日報道稱,24日上午7點左右,中共財政部一名高級官員在約10名隨行人員的陪同下,進入白宮旁邊的美國財政部總部大樓。

報道雖未指出該官員的具體身份,但刊登了他的照片,但在其臉部進行了模糊處理。


報道說,該官員佩戴了參加“正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所需的身份證明卡(ID)。

報道稱,這張身份證明卡與中共財政部長藍佛安佩戴的身份證明相同。

韓媒特意指出,中共官員發現媒體後,強烈反對媒體的拍攝。他說,“我們沒有權力阻止新聞自由”,但“我們有權拒絕允許我方人員被拍照”。並要求媒體刪除所有用手機拍攝的官員照片。

當媒體要求這位官員出示他的身份證明時,被他拒絕。該官員稱,“我沒有義務透露我的身份”。但是,他佩戴的身份證上,姓名、照片和國籍都寫著“中國”。

韓國媒體稱,中美“財政部會談”開始應該是在韓美會談之前舉行的。按照當天的行程,韓國崔相穆副總理和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在周四早上8點多,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裡爾(Jamieson Greer)進行“2+2貿易磋商”。

《中央日報》引述一位外交人士的消息稱,“中美兩國財政渠道實際上已經運轉起來,這意味著兩國在當前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下,在國內外壓力下都已達到臨界點。”他預測,“雙方幕後談判的結果可能成為關稅戰的重大轉折點”。

對於中共為何對談判諱莫如深,該消息人士說,“那是因為這場關稅戰是一場面子之戰,如果兩國領導人直接出席,可能不容易建立那種‘雙贏’的局面。”




他補充,“中方親自訪問美國財政部這一件事對北京來說,可能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

評論員王赫稱,中共之所以宣稱,未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大概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關稅戰是美方主動打的,但美國對華征收關稅之所以高達145%,是因為中共的報復所致,中共負有主要責任。


川普對幾十個國家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只是其中之一,最初的關稅為34%,這並不是最高的。美國當時就警告各方不要報復,但中共卻反其道而行,單方面對美國展開報復。在中共的一再挑釁之下,川普才將關稅加到目前這種程度。

對川普而言,關稅只是手段,目標是促成談判,因為中美貿易長期失衡,中國每年都從美國獲得巨額貿易順差。但中共卻誤判局勢,認為這是削弱美國的好機會,結果主動升級矛盾,以致中美的緊張關系一再升級。

第二個原因是,中共不想做“結構性調整”。即使美方一再釋放善意,表示願意談,也希望中方改變“靠出口帶動增長”的經濟模式,但中共不僅不改,反而試圖利用自己“世界工廠”的地位來要挾世界。

美國財政部長明確表示,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式,傷害了全球經濟,是不可持續的。他直言:“我們願意幫中國改變,但中國也必須願意改變。”

可中共的回應卻是,沒有任何談判。說白了,就是中共不想做出改變。

第三個原因則關系到兩國體制的根本差異。美國是民主國家,政策可調整、有彈性。只要中方表現出合作意願,雙方就可以達成協議。畢竟關稅太高,兩國做不了生意,雖然中國損失更大,但美國也有損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1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