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德国: 对华政策更趋强硬?他要出任德国外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德国候任外长瓦德富在阐释对华政策立场时明确将中国视为系统性对手。其与梅尔茨均来自基民盟且被视作后者忠实盟友。数十年来首次出现总理外长同一党籍,分析认为新一届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或将更趋统一和强硬。


据Table Media门户网站周一(4月28日)报道,现年62岁的瓦德富(Johann Wadephul)来自保守派基民盟(CDU),将接任来自绿党的现任外长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成为德国新任外交部长。

近60年来首位来自基民盟的外长


候任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领导的新一届政府——由基民盟、基社盟(CSU)和社民党(SPD)组成——预计将在5月初正式上任,内阁主要部长职位预计将于周一公布。

基民盟计划于周一在柏林举行小型党代会,审批联合执政协议。该协议还需获得社民党党员的在线投票通过,投票将在周二结束。

瓦德富来自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一位政策专家。他将成为近60年来首位基民盟籍的外交部长。

瓦德富对华政策立场:明确将中国视为系统性对手

候任外长瓦德富将负责执行新的对华政策,强调将中国视为德国的制度性竞争对手。这一定位是黑红联盟(联盟党和社民党)在联合组阁谈判中达成的重要共识。

瓦德富出生于胡苏姆,律师、法学博士、联邦国防军预备役中校,信仰新教,已婚并育有三个子女。在过去16年担任联邦议会议员期间,他曾多次公开表达对华立场。

2022年11月,瓦德富在联邦议院关于中国战略的辩论中发表了重要演讲。

当时总理肖尔茨刚刚完成首次访华,此次访问引发广泛质疑,因就在访华前,肖尔茨不顾内阁六个部门反对,批准中国国资企业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Tollerort),引发政界批评,不仅来自基民盟,还有来自其执政联盟绿党的指责。

瓦德富在演讲中措辞坚决。他指出,中国“明确提出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和主导性国家”,并表示,“为了这个目标,该政权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包括侵犯人权、违反国际法,以及“建立事实上的、最终只依赖于一个人决策的独裁统治。”


中国俄罗斯:共同威胁规则秩序

瓦德富警告称中国正与俄罗斯一道,试图联手破坏国际秩序,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新秩序,因此呼吁联邦政府采取明确、有力的对华政策,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外交成果。“对此,我们期望联邦政府采取明确立场,坚决捍卫国际规则体系。”瓦德富批评说,相反,肖尔茨访华的动机似乎是做“第一个与这位独裁者握手的人”,并拒绝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联合访问提议,令德国“在外交上令人羞愧”。

一年后,瓦德富再次强调,中国的行动与俄罗斯的侵略战争一样,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威胁,尽管“中国的方式不是通过突然而直接的军事暴力”。他呼吁德国应与“伙伴、朋友和盟友一道”,共同应对挑战。他指出,欧盟早已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系统性对手”,而当前“越来越向系统性对抗倾斜”。

联盟党团2023年发布的对华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以变革促和平”的政策在面对俄罗斯中国时均已失败。


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更统一、更强硬?

瓦德富领导了基民盟在外交和防务政策领域的谈判工作,并促成了将中国定义为主要制度性对手的表述。这一变化也体现在新的联合政府协议中。

是否会导致对华政策更加强硬?有可能。瓦德富的上司、候任总理梅尔茨,也曾在今年1月科尔伯基金会(Körber-Stiftung)的演讲中,呼吁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相比之前“红绿灯政府”内部在对华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绿党籍外长明确表达对中国的批评、社民党籍总理则因经常迎合中国德国商界的某些代表意愿而表现的务实与妥协,新一届政府在政策一致性方面或将大为不同。

自 1966 年起,外长职位传统上交由执政联盟中较小政党出任。今年这一情况发生变化——数十年来首次,总理与外长出自同一政党,尤其瓦德富被认为是梅尔茨的忠实盟友,或将极大减少内部分歧。

“统一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单一部门本位主义将被终结”

瓦德富强调,未来将打破部门分割思维,推行整体连贯、统一协调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其在接受《每日镜报》采访时表示,这也是设立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宗旨,该机构将统筹总理府、相关部委和联邦各州代表。瓦德富表示:“单一的部门本位主义思维将被终结。”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