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林彪死党黄永胜倒台的真正原因(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黄永胜位列林彪死党“四大金刚”之首,1955年3月,黄永胜出任第一任由中南军区改称的广州军区司令,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黄永胜三子黄正将父亲自参加北伐中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到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抗美援朝等各个时期血与火的历程编着成书《军人永胜》。书中涉及到黄永胜在1968年3月入京后的部分内容,以及黄永胜和其子的对话。最值得读者关注的是本书透露出黄永胜倒台之真正原因,也涉及到不少党史、军史上的重要人物鲜为人知的往事。


  

  黄永胜三子黄正这样问过父亲:“谁是你最好的上级?”黄永胜回答说:“如果不算毛泽东,那就是罗帅了。还有一个是陶铸,在广东我们配合很好,我很尊敬他。”(页538,以下引用《军人永胜》部分只标出页码)林彪在黄永胜看来,是排在毛泽东、罗荣桓之后的。作为自秋收起义就跟随毛泽东的黄永胜认为,毛泽东指挥打仗他就服,其他人指挥就不行。共产党内最能打仗的也是毛泽东,其他人能打也是毛泽东全局指挥的好。(页541-542)因此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黄永胜从心底里对毛泽东和他的革命路线,是抱着崇敬和奉命的决心。(页516)黄永胜说:“毛泽东很欣赏我的。去了北京,一开始他对我很支持,很信任。”(页543)黄永胜这么说,是有充足证据的。图为1946年黄永胜夫妇与孩子在热河合影。


  

  1968年3月,黄永胜被周恩来以“商量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人选问题”为名骗到北京,然后被吴法宪直接带到人民大会堂。精神十分萎缩的杨成武在两名军人“陪伴”下被带到黄永胜和周恩来等人的面前,周恩来当众面无表情的宣布“杨成武犯了严重错误,不能工作,要好好检讨错误。”并当场宣布杨成武的工作由黄永胜接替。(页513-515)图为黄永胜在江西中央苏区的留影。

  



  而在《林彪呈给毛泽东关于黄永胜任命的请示报告》上关于黄永胜的原拟职务是:黄永胜任军委办事组代组长、总参党委第一副书记代第一书记、第一副总参谋长兼代总参谋长。毛泽东则将从“黄永胜任”后面开始到“总参谋长”中间的全部划掉,于是黄永胜直接就任总参谋长。林彪的解释是本意是给黄永胜一段适应时间,如果不行,则回广州。但是由于黄永胜是参加秋收起义过来的,毛泽东信任。于是黄永胜头上没有了“代”字。图为1939年黄永胜(后排左三)在晋察冀抗日前线与战友合影。

  

  黄永胜认为他是毛泽东的人。直到最后,黄永胜仍然说:他这个上将是跟着毛泽东得来的,跟着毛泽东和共产党走,这条路没走错!这一辈子,他不后悔。(页539)但是黄永胜知道,前四任总参谋长(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的下场均不太妙,此任职是凶多吉少。黄永胜接到任命后,一肚子烦闷,于是叹道“要是罗帅在就好了,他水平高,关系又好,我们就总有个人可以问一下。罗帅走的太早了……”(页520)黄永胜说:从三湾改编后,罗荣桓就是他的上级,从那以后,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那是二十多年的上级。(页508)黄永胜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罗荣桓对他的谆谆教导,犹如师长般给以他无数关心与爱护。图为1939年黄永胜在晋察冀抗日前线。

  

  相比之下,对于也是二十多年的老上级聂荣臻则是另一种看法:黄永胜说他不喜欢聂荣臻。而且有一次黄永胜从延安去东北的路上顺道看望聂荣臻。聂荣臻要求黄永胜留在晋察冀。黄永胜说中央命令他去东北,在那打仗更痛快。这下子,黄永胜一下子把聂荣臻得罪了,就这么一点小事。(页543)图为抗日战争时期黄永胜和妻子、岳母、内侄。

  



  黄永胜倒台的真正原因是配合了林彪,防止江青插手军队。除此之外,黄永胜多次顶撞江青,更是破坏了毛泽东江青当常委的意图。于是林彪事件之后,虽然有周恩来的“保票”,可还是很快锒铛入狱。因此,即使黄永胜是毛泽东的人也无济于事,现实政治利益早已经把历史形成的渊源洗涤的荡然无存。图为1970年9月6日,“四大金刚”随林彪下庐山回京前,在九江机场“安-24”飞机中合影。左起,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黄永胜就任总参谋长之后就发现,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旗手”江青不只关心“样板戏”和文化大革命,他原以为军事工作与文化大革命是两条线,却不料江青对军队也很感兴趣,黄永胜尤其对她插手北京卫戍区的工作极为反感。北京卫戍区主要担负中央机关和北京地区的安全警卫任务,名义上它是北京军区的下属单位,实则很多工作都由军委和总部直接领导,其地位极为重要。黄永胜批评、制止了卫戍区个别领导人擅自向江青汇报工作的错误行动,江青心中自然不快。(页597)江青随后多次刁难黄永胜,借黄永胜先批报告后再报送江青而大发脾气。图为黄永胜、温玉成陪同叶剑英视察广州军区。

  

  更让江青难以忍受的是,黄永胜借毛泽东的一个批示,该批示说“像这样的报告(指调动军队),只要写上三个人(毛、林、周)就可以”,从而有关军队调动的报告再也不像从前一样要经过江青过目。江青因此事在中央文革碰头会上大骂黄永胜、吴法宪目无中央、无组织、无纪律,搞独立王国,封锁消息。江青要黄永胜等写出检讨。对于这样无理的要求,周恩来等人竟然也要求黄、吴两人写出检讨。但是林彪支持黄、吴不作检讨。(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下册,页731。)图为黄永胜(二排右四)、陈海涵(军区副参谋长,二排右三)、韩庄(军区炮兵司令员、二排右五)与广州军区参加全军大比武的参赛分队合影。

  



  继而,在1968年11月,江青又向黄永胜发动了一次猛烈进攻。11月28日是阿尔巴尼亚解放34周年纪念日。阿尔巴尼亚是当时中国东欧的唯一盟友,中方很早便向阿方通报,将派以黄永胜为团长的代表团赴阿参加庆祝活动。江青却突然发难,说黄永胜没有资格当这个团长,要求换人。经过周恩来多方奔走劝说,最后又请示了毛泽东,总算维持原定人选不变。(页598)图为1961年2月28日,中共高层领导林彪邓小平、董必武、聂荣臻、叶剑英与参加广州军区训练会议的全体人员合影。一排左三黄永胜,左二梁兴初;右四李天佑,右三温玉成;二排三为江燮元,四为黄荣海,六为李化民,七为陈海涵,九为叶建民。

  

  迟泽厚发问道:江青似乎是白闹腾了一场,但有心人都会思考:江青为什么胆敢如此无理取闹?但是这一切,却没有引起黄永胜的“警觉”,依然故我。黄永胜在多个方面继续顶撞江青。而黄永胜认为顶撞江青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应该坚持原则,不吃江青那一套,好。(页540-541)中共“九大”之后,江青以谈工作为名,把黄、吴、李、邱等人连续召到她在钓鱼台的住处,对周恩来大加诋毁,希望黄、吴、李、邱等人站在她这一边。离开江青处之后,四人认为这是严重的非组织活动,立即报告了林彪,又在林彪的支持下,由黄永胜、吴法宪向毛泽东作了报告。(页598)图为黄永胜(左一)与陈赓、邓华、李克农、刘亚楼、赖传珠(从左至右)等在天安门上。

  


  而这前后最重要的一次莫过于黄永胜阻扰江青当常委的事情。九大之前,毛泽东提议黄永胜当常委。黄永胜的第一个反应是:如果我当常委,江青一定要闹着当常委。第二个,黄永胜认为自己资历和能力都不够格。第三个是林彪没有表态,黄永胜明白了其中“水”很深。于是黄永胜坚决而又坚决的辞掉了常委----为了江青也当不上常委。对于一名“秋收起义的弟子”,一名手握兵权的大将,一名地地道道的毛派,应该是最一心一意的紧跟革命路线的自己人,此时却不配合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了。(页524)黄永胜又接二连三的和江青对着干,不能不让毛泽东开始怀疑黄永胜的忠心。图为1970年9月,林彪到北京南苑机场观看歼八飞行表演。左起:邱会作、吴法宪、林彪、黄永胜、叶群。



  

  而黄永胜最让毛泽东恼火的事情莫过于黄永胜当面同毛泽东谈论张春桥的历史问题。黄永胜说:“张春桥还是个叛徒,文件我们原先都看过,最后呈送到毛泽东那里。我就说主席,张春桥是个叛徒,你也知道,该怎么处理?”(页551)八十年代后,黄永胜说:“现在我觉得他还是坐在江青、张春桥那边更多些。”可这是黄永胜后来的认识,当时在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会议)上还不是照样看不清形势。(页543)图为1970年,军委办事组在西山军委前方指挥所。前排左起:温玉成、刘贤权、邱会作、吴法宪、黄永胜、李作鹏、李德生。

  

  黄永胜说:“1970年庐山会议,我在北京留守,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后,要我上山。我一到山上,什么人都不让我先见。没见林彪,直接去见毛泽东。我们谈话时,所有的人包括林彪都在等,等这个谈话有什么结果。毛泽东跟我谈了很长时间,最后要我表态”。最后黄永胜表态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黄永胜表示:我知道毛泽东不高兴了,他想听的不是这句话。(页550)图为文革时手持红宝书的林彪等人,右起:王秉璋、林立果、李作鹏、林彪、黄永胜。

  




  黄永胜的这番表态和作为,等于把自己推进了“林彪集团”。一旦毛泽东决定拿掉林彪,那么黄永胜不仅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更是受其职务所累。诸如一样同林彪关系密切的粟裕和苏静等人,就没有受林彪事件影响。黄永胜不行。黄永胜任总参谋长,这个职务必须拿掉。此时,无论黄永胜原来是谁的人都不重要了,毛泽东要换上自己现在信任的人。虽然黄永胜质疑林彪为什么跑,跑了,就说不清了。在中共当时的斗争模式下,即使林彪不跑,就能说清么?而是根本没有可能去说清,只有无穷的羞辱和检讨。那个时候,黄永胜如果不反戈一击,只能是任毛宰割。能说清,只能寄希望林彪能够活的比毛泽东更长久。图为黄永胜、项辉方夫妇全家合影。

  

  黄永胜与专案组。黄永胜说:“彭德怀专案组、贺龙专案组,都是周恩来总负责。对彭德怀,对贺龙,还有文化大革命,发明权、版权都不是我的。敢把所有人的批示都拿出来吗?”(页549)黄永胜在1968年3月底代替杨成武主管中央专案组二办。时被看押的黄克诚回忆:杨成武倒台前,专案组对他不仅搞“逼、供、信”,甚至采取车轮战法,通宵达旦,不许黄克诚休息,有时甚至采取骂、侮辱等手段,发展到极致竟然对黄克诚“武斗”。杨成武倒台之后,专案组比较讲理,懂得要重调查、不重逼供。虽然因为个别事件,黄克诚和看守人员发生冲突,甚至两拳相向,但是无论如何比原来好多了。(黄克诚,《黄克诚自述》,页280-282)图为黄永胜(右四)与杨勇、杨德志、赖传珠等人(从右至左)合影。

  

  毋庸讳言,黄永胜也写过揭发信。例如黄永胜在当广州军区司令时曾经写道:“张爱萍和彭德怀关系很深。林副主席指示,军队中特别是高级干部中,不能埋下颠覆的种子。最近又说,兵坏坏一个,将坏坏一窝。我建议总参党委对张彻底审查。此信如你认为有必要,请转呈林副主席已阅。”(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黄永胜此信是给了杨成武,后来转发全军。图为黄永胜在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的宴会上。



  

  文革期间彭德怀专案组也隶属于中央二办之下。但在此之前,却是独立的,当时是由贺龙等人主持。1963年11月-1964年1月,彭德怀专案办公室写出《关于彭德怀反党问题审查报告》。(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该报告说:因为彭德怀犯有“里通外国”罪,建议处以“死刑”。(孙立忠,《彭德怀所谓“里通外国”的真相》,《湘潮》2009年第2期)而在1970年11月的专案审查小组报告中却把死刑予以免除,代之以“判处无期徒刑”,这无可避免的仍然带有文革专政的特征,但也是一小进步。黄永胜对此报告批示“同意”上报。(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图为1970年在京西宾馆。前排左起:董其采、胡敏、叶群、吴法宪、项辉方、陈绥圻。后排左起:李作鹏、黄永胜、邱会作。

  

  关于粟裕。黄永胜之子发问:“淮海战役打的那么好,主要是刘伯承的功劳吧?”黄永胜回答道:“你还要多看点军史才行。淮海战役是两个野战军合在一起,主要是粟裕提出要打,也是粟裕指挥的。”(页541-542)黄永胜此说,是否有当时对于邓小平的不满,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黄永胜此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开国高级将领的看法和认识。

  



  粟裕曾经作为第三野战军的首席代表在1949年9月的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发言。(《粟裕年谱》,页477。)而元帅的人员名单的考察早于1953年的10月。(刘秉荣,《贺龙全传》,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如果作为一个野战军的代表兼淮海战役的指挥,进入不了元帅候选名单是不可想像的。而事实上,粟裕确实没有被评为元帅,真正的原因却在于饶漱石的倒霉。

  

  黄永胜还说:“元帅里最会打仗的是林彪。”(页541)林彪和粟裕之间的关系在各大论坛上一直是热点。根据孙万国先生的采访,粟裕和陶铸到林彪家是不需要事先“敲门”的。林豆豆则说:林彪虽然很少与人来往,但是他对于他所看得起的所谈得来的人还是愿意与之交谈的,而且一谈就是大半天,粟裕和陶铸就是。林豆豆还说林对粟裕的作战指挥艺术很欣赏,在战争年代就与粟裕电报来往颇多。(官伟勋《我所知道的叶群》页208)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2 游客 [祖.何.夏.七] 2014-05-28 04:43
    跟了杀人魔王耄,有几千下埸好的?
    评论1 天净浪沙 2014-05-14 12:30
    谢谢!——具往矣,一代天骄。
    Prev Page1Next Pag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432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