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變態?猥瑣? 中國男人為何愛穿絲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絲襪一直被認為是女人專屬的飾品,但中國的中老年男人也喜歡穿絲襪。所以,男人穿絲襪就是變態嗎?


  

  天氣暖了,絲襪男又要出沒了。這裡說的絲襪男不是迷戀黑絲的男同事,他可能是火車鄰座脫鞋蹺腿的大爺,可能是到你家串門的三叔,只有在翹起二郎腿的時候才會亮出他那雙隱秘的男士絲襪。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藏藍或棗紅的男士絲襪是中老年男人莫名堅守的一份時尚,男士絲襪輝煌的前世今生卻被腳臭掩埋,無人知曉。


  在網上搜索“男士絲襪”,得到的關鍵詞有“中老年必備”,“經典老式”,“透氣不臭腳”等等。搜索到日常生活中穿絲襪男人的圖片,他們幾乎是不雅行為的代言人。一有機會,他們就要掙脫束縛,讓灰藍色的絲襪脫離變形皮鞋的束縛,踩到椅子上,翹到膝蓋上,向整個車廂宣示中國絲襪男的尊貴。難怪,在網上關於男士絲襪的討論,大多是覺得“猥瑣”,“惡心”。

  

  在絲襪美腿的審美興起後,穿絲襪的男人還多了一個“變態”的標簽。搜索“男士絲襪”、“男人穿絲襪”,謎一樣的設計足以讓你留下陰影,比如這個:

  

  “男士絲襪”

  這可真是冤枉了男士絲襪。實際上,男士絲襪從面世以來一直是男士正裝,至今在歐美是正式場合西裝皮鞋的標配,男士絲襪在傳入中國時也絕非是臭腳老男人的專屬。對於男士絲襪的苛刻印象,是在80年代後的中國逐漸形成的,本土特有的解讀。

  中國第一個穿黑絲襪的男人,可能是北大校長胡適。

  作為走出國門的先驅,胡適帶回來的不僅是先進的知識,當時美國的潮流也讓他以五四青年的方式詮釋得讓人耳目一新。

  



  胡適

  茅盾在回憶與胡適見面的場景時,印象最深的就是胡適的“少爺”打扮:

  “我只覺得這位大教授的服裝有點奇特。他穿的是綢長衫、西式褲、黑絲襪、黃皮鞋。當時我確實沒有見過這樣中西合璧的打扮。我想:這倒象征了胡適之為人。七八年以後,十裡洋場的闊少爺也很多這樣打扮的,是不是從胡適學來,那可不得而知。”

  上世紀20年代末,男士絲襪在美國剛剛上市,新青年胡適之就將它穿回了中國。當時的男士半筒絲襪由絲綢編織而成,在腳趾及後跟部位會加厚,算是襪子裡的奢侈品。著名的商業插畫家萊茵德克(J.C. Leyendecker)在1927年畫的一系列男士絲襪廣告見證了當年男士絲襪的輝煌。

  

  J. C. Leyendecker創作的廣告

  20年代的美國經歷著一戰結束後的經濟爆發,城市化發展達到一個高潮。爵士音樂、裝飾藝術等流行文化百花齊放,曾經被認為只有妓女才會使用的化妝品首次成為了大眾消費品,時尚逐漸升華成為人們的社會態度。


  就跟銀質袖扣一樣,男士絲襪是彰顯品味的細節配飾。到了1930年,杜邦公司的研究員研發出外觀與絲綢相似的尼龍,從此絲襪開始普及。胡適在1940年10月9號的家書中寫道"我不穿絲襪,是因為美國絲襪是用東洋絲做的。你寄的絲襪,我當然可以穿了.....”可見在40年代,中國雖然還沒有尼龍,但已有本土生產的男士絲襪。北平潮人胡適之後來去了台灣,但絲襪留在了大陸。

  現在被看做老土的尼龍絲襪,在50年代簡直是襪子界的TFboys。隨著1958年第一批國產己內酰胺(尼龍-6)樣品在錦州錦西化工廠試制成功,中國合成纖維工業的序幕正式拉開。因為誕生於錦州,這種合成纖維後來被命名為錦綸,是尼龍的一種。1961年的上海地方志記載:“隨著錦綸襪子的問世,狗頭牌麻紗襪的生產萎縮,1956 年正式停產。錦綸長絲織成的襪子,具有透明、光澤、滑爽、輕薄、耐穿的特點,是夏、秋季穿著的理想襪品。”

  

  廣告狂人的絲襪示范

  不止是你外公和你三叔,前陣熱播的美劇廣告狂人(Mad Man)的男主角唐·德雷柏(DonDraper)也是尼龍絲襪的忠實擁躉,只不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追求。《六七十年代北京人生活素描》中記錄:“尼龍襪子的花色品種多,有彈性,缺點是不透氣,愛出腳汗的人,若不勤洗襪子,一脫鞋,就是滿屋子臭味兒。”70年代,一雙“錦絲羅口素色加底男襪”在北京是賣1塊8毛6。尼龍襪雖然價格稍高,好看、結實的特性則讓人欲罷不能。

  你三叔追求的是尼龍絲襪結實、好看的特性,甚至由於結實,一雙尼龍襪一穿可能就是一年。解放鞋配尼龍絲襪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文革時期節儉的標配,男生脫了鞋後伴隨絲襪腳而來的一股腳臭也成為了這個時代重要的感官記憶。




  

  解放鞋配絲襪

  在60年代的中國,本應與西裝皮鞋一同出現的男士絲襪由於文革時期對潮流的扼殺,在人們的印象裡只剩下功能性的描述。“南方熱,穿棉襪捂腳,所以才會穿絲襪。”這樣的描述中,一切與品位相關的記憶蕩然無存。

  另一種對絲襪品味的追求只在歐美得到了發展。不論是材質還是工藝,男士絲襪都配得上商務級別以上的正式場合。跟女士絲襪相比,男士絲襪一點都遜色:不僅顏色變化多,針織的圖案也有豎紋、螺紋等款式。在搭配男士正裝時,要考慮的不僅是西服顏色和領帶的搭配,還要配上與西服統一色系的絲襪、與場合相呼應的袖扣才算是有品位的gentleman.通常我們在地鐵上看到的西裝配棗紅勾花絲襪,和搭配是不沾邊的,只能彰顯一雙需要透氣的臭腳。

  現在有不少人認為男人穿絲襪是變態,因為絲襪是女人是為了討好男人才穿的情趣用品,這是屌丝到掉毛的想法。纽噪H北ㄈツ10月的一份報道稱,絲襪的銷量從1995年至今一直在穩步下降。專家認為,隨著女性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裸露雙腿才是更自信的表現。在百度貼吧的男人還在為“黑絲”,“絲足”眼睛發綠的時候,女人其實已經不想穿絲襪了。

  男士絲襪現在是怎麼賣的呢?在淘寶上搜索“男士絲襪”,得到的商品結果以上海生產的“牡丹牌”錦綸絲襪為主。而這些商品的配圖,仍然沒有絲毫對男士絲襪的尊重。

  

  比如這個用漸變色字體寫著“懷舊經典”的配圖,以“中老年”來宣示自己跟時尚絕交,還要加上一朵雲來標示這雙襪子的透氣性能。看完只覺得這是一雙怒氣沖沖的僵屍襪,詐屍還魂的時候還放了個屁。

  從商家的描述可以看得出,現在中國人對男士絲襪的理解,仍停留在文革時期解放鞋配絲襪的誤會之中。男人穿絲襪,主要還是考慮到其用料。相比之下,絲襪(sheersocks)在歐洲則一直作為低調品味的象征世代相傳。只有自信到當眾翹腿的男人,只有講究到腳脖子的長腿男人,才能“不經意”地在落座時露出皮鞋與西褲之間這一寸對質感的追求。比如卷福就說過,他愛襪子。“襪子是人生中能擁有的最舒服的東西。”穿著絲絨馬甲,卷福親切地把黑皮鞋裡的絲襪稱為“在黑暗中發光”(glowingin the dark)的襪子。

  



  穿絲襪的卷福

  你三叔在文革的時候沒能穿上黑皮鞋,但他的絲襪照亮了黑暗。雖然可能是個誤會,也多虧了三叔,這一黑金等級的時尚配飾才得以保存至今,我們才能想起穿絲襪的胡適,才能想起一個閃光的年代。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200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